原本梁清越也是相中了他的相貌,尤其是眉心恰到好处的一点痣,令他心生欢喜,执意要将刘槿留在身侧。
他记得那天,父亲带着刘槿,坐在床榻之侧,让刘槿跪于榻前,向自己问好。
临平王一边轻抚他湿热的小手,一边指着刘槿说,这个人以后就是你的,往后任你差遣。
梁清越像是终于等来了期盼已久的宝物,挣扎着急欲离开床塌,口中喃喃着观音娘娘,张牙舞爪地向刘槿扑去。
见状,刘槿跪地前行几步,头垂得更低了些,任由衣襟已被汗水濡湿的梁清越紧紧搂住自己。
耳边,脖颈全然被滚烫的体温和潮热的呼吸侵占。
这是他的人,是来之不易的活人玩物。
梁清越视若珍宝,恨不得时刻带在身边。
出门时,他要刘槿背负而行;在家时,他要刘槿牵手相伴。
就连沐浴这等私密之事,梁清越也不愿让乳母侍候,只肯让刘槿一人伺候。
大梁天庆三十四年,月朗星稀。
绸带般的柔光铺陈在楼台院落之间,映照在庭院中心的一汪池水,宛如镶嵌在庭院中的银镜,将夜色和星光包揽入水。
刘槿卷起宽大的衣袖,露出一截修韧的手臂。
手持滚云鸢尾花纹的银质浴瓢,舀起一泓清水,余闲的手挡在梁清越的额前,将乌黑的发丝淋上水珠。
清水顺着发梢滑落,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梁清越年仅十岁,可相貌初具临平王英朗的面容,加之母亲是梁国峪仁公的小女,生得也是娇柔孤清。
结合两者相貌优点的梁清越,在水光的映衬下更加清朗少年意。
小郎君顽劣,他捧起水花,一捧又一捧地朝刘槿的身上泼去。
水珠飞溅,似乎不将刘槿浑身上下浇个透湿就绝不罢手。
刘槿不敢推搡抗拒,只一手扶住浴桶边缘,以防梁清越不慎翻出,一边不断眨眼,仰头躲避。
细长的颈项抻得高企,侧颈微微凸起,像西域的透明水晶,在水光中闪烁。
梁清越笑得畅快,将手中的水向刘槿的前颈泼去。
水滴如同珍珠般撒在透明的水晶之上,滚落入衣襟。
刘槿的衣物很快便湿透,湿滑的地面上也积出若干小水滩。
他脚下打滑,一个踉跄,终是失去平衡,重重摔倒在地。
银质的浴瓢随之落地,发出几声清脆的咣当声,刚才还咯咯笑个不停的梁清越收了音。
他换上一副担忧的眼神,急忙爬出浴桶,赤足踩在湿冷的地面上,快步扑到刘槿身上,捧着他的脸:“观音娘娘,你摔到哪儿了没,快让我瞧瞧。”
刘槿捂住摔得生疼的后脑勺,眼睫上闪烁晶莹,不知是方才泼洒的浴水,还是因痛楚而泛起的泪光。
那双泛红的眼眶叫人心生怜惜。
“不不碍事。小郎君快起来,地上冷,小心着凉。”
刘槿一手撑着湿滑的地面,一手牵着梁清越,勉强站起。
梁清越却固执地扭动着身子,挣开他的手,非要固执地捧上他的脸,轻柔地在眉心的红痣落下一吻。
“这样亲一下就不痛了。”
打从梁清越有记忆起,阿娘就不在,唯有个乳母时常陪伴。
每次他摔疼了,乳母总是这样亲一下,立马就会好。
柔软而湿润的触感在眉心轻轻一触,刘槿的身躯猛地一紧。
他急忙用力推开梁清越,不顾自己的袖袍已被水打湿,转身向往屏风后走去。“这样会着凉,学生去拿绸巾。”他转身往屏风后走去。
“观音娘娘,是撞到头了吗?”梁清越不恼也不怨,他的观音定是摔疼了。
他迈着小碎步亦步亦趋地跟紧刘槿,扯着他的衣袍,整个人熊抱住刘槿。
刘槿怕他摔倒,急忙回手环住他的腰,用力将他往上提了提。
小人抱小小人,刘槿心有余而力不足。
薄弱的臂膀撑不住梁清越的重量,不可避免地向后倒去,撞上坚硬的红木实心方桌。
桌椅与地面摩擦,发出尖锐刺耳的声音,如同哀嚎,掩盖刘槿的忍痛闷哼。
右侧肩胛传来的痛楚仿佛被剜开一般,剧烈难忍,他眼眶中打转的热泪也被撞掉下来。
刘槿低垂着头,几乎触到自己的胸口,只留给梁清越一个乌发覆盖的头顶。
他强忍疼痛,声音低沉而压抑,"没我没事,小郎君不必担心。"
梁清越用小手紧紧抓住刘槿的下巴,迫使他抬起头,左瞧瞧,右瞧瞧。
那双圆润的褐色瞳仁在刘槿脸上来回扫视,却在目光触及眉心时突然凝固。
原本鲜红的朱砂痣,现在只剩下一道淡淡的痕迹,甚至不如脸颊上的红晕那般鲜活。
“观音娘娘宝石没了”梁清越一开口就带上了哭腔。
刘槿一时不明白梁清越所指的"宝石"是什么。
梁清越伸出食指,用力点在刘槿的眉心,轻轻向上一提,那道红痕立马被抹去,仿佛从未存在过。
梁清越借着烛光,翻过手指,只见指尖中央赫然印着一道红痕,宛如印章一般。
刘槿急忙用手遮住面庞,心头一沉,恐要出事。
为了哄小郎君,日日点红痣是惯例,但今日刘槿偷安,没有用掺了油脂能防水的朱砂。
莫不是沾了水的朱砂痣已经褪色,只可惜没有铜镜在前,他只得捂住窘迫涨红的脸庞,怕小郎君识破那红痣是赝物。
可越是遮掩,越是证实了梁清越的猜想,他不管不顾地撕扯着刘槿的衣袍,露出内侧的襦衣,大喊大叫着让他抬头。
庭院之中,守夜的家奴远远便听见阵阵凄厉惨叫,当中还夹杂着家具与摆件摔落的混乱声响。
他们起初聚集在门外,交头接耳,探询着屋内的异状。
有胆大者上前几步询问小郎君发生何事,梁清越童稚但刺耳的声音透过门扉传来,怒喝着让所有人都滚开。
无奈之下,府内侍奉多年的总管,只得差人快马加鞭,请回外出赴宴的临平王。
半个时辰过去,临平王急匆匆地赶回府中,他命人直接踹断落锁的房门。
房门应声而开,在场的人纷纷跪倒,他们不敢直视宗家裸露的身影。
有好奇的奴才不怕死,眼皮往上挑,瞄了一眼,倏地与躺在地上的刘槿对上视线。
像是瞧见了什么脏东西,他扎头入土,紧闭双眼,再不敢抬头。
“骗子!骗子!骗子!骗子!”梁清越情绪激动叫嚣着。
他身披绸巾,沾水的黑发紧贴在脸上,手中紧握着银质浴瓢,十乘十的力道敲在刘槿的头上,每一次敲击都伴随着他的怒吼。
地面由掺着金箔的冰凉方砖铺就,刘槿躺在那儿,浑身上下颤抖着,地面的冷意透过衣衫,直渗肌肤。
梁清越高高抬起握着浴瓢的手,任由冷水如瀑般倾泻而下,无情地把刘槿浇了个透。
临平王快步上前,一把夺过梁清越手中早已化为血瓢的器物。
他毫不犹豫地脱下自己的外衣裹住梁清越,背对着跪在庭院的家奴,平静道:“来人,将他带下去,好生清理照料。”
他的目光斜睨着躺在地上的刘槿。
刘槿身上的青丝薄袍已被撕扯得破烂不堪,内侧的襦衣和襦裤也全部湿透,紧贴在透白的皮肤上。
深红的血痕自额际蜿蜒而下,悄无声息地爬满五官,如娇娘子成亲之日的红盖头,遮蔽容颜。
只是微眯的眼角所淌出的并非喜悦,而是惊恐和疼痛。
他的视线也变得模糊不清,面前重叠的人影在他眼中摇曳,扭曲,最终化为一片混沌。
头晕目眩,耳边嗡嗡作响,逢年才有的爆竹声在脑中轰鸣炸响。
他努力想要聚焦视线,却只能看到一片朦胧,到最后他也听不清梁清越口中的狠戾是在冲谁,只感觉到那声音中蕴含的怒火。
大概是冲自己因为小郎君还在骂自己
梁清越眼中火焰癫狂着,吞没掉心头那抹红迹,只余下一声声骗子。
他挣扎着要从临平王的肩头挣脱,手臂挥舞得毫无章法,宛如初次遇见刘槿时的激动,却又带着狠劲和愤怨。
在意识逐渐合拢时,刘槿的唇边逸出微弱的呢喃,一遍又一遍念叨:“不是骗子…别打…求你了”
这次梁清越打得最轻,但却是刘槿最怕死的一回。
大梁天庆三十九年,三年一次的府试拉开序幕。
壮志凌云的学生跃跃欲试。
达官贵族摩拳擦掌,让自家的陪读也去参试。
他们意不在于让陪读平步青云,而是为了给宗室清流的脸面镶金贴银。
今日你砸钱请陪读先生给自家陪读授予诗书,明日他请朝中重臣为自家陪读指点前路。
民间流行的“唱台戏”把这种攀比戏称为“爬藤摸屁股”。
梁清越不屑做这种事,普天之下,人们敬他,惧他,望他。
因为他父亲是打下梁国江山的权臣宗家,他是宗家的子嗣,哪会跟小人争高低。
他也不让刘槿去,哪怕对方有意,因为跟着自己的狗也比他们高贵。
刘槿表面对梁清越的命令唯命是从,暗地里却时常趁着梁清越去武场训练之时,偷得一日空闲跑去藏书阁。
他想和阿兄一样步仕途,脱离梁清越,因为他怕死。
自打赝红被发现后,再换刘桦过来为时已晚,大梁律法规定入仕学子乃自由身,不得被权贵霸占。
梁清越无望,只得把怨气撒在刘槿身上。
刘槿第一次被打,卧床三月依旧逃不了梁清越的折磨。
额头上碗口大的血痂,被守在床边的梁清越拿指甲一点点抠掉,愈合。
再抠掉,再愈合,如此反复,仿佛是无尽的折磨。
伤口破裂处流出的
脓血混着泪水,悄然淌入鬓角。
刘槿求他,跪他,但都逃不过他的掌锢。
到最后,刘槿跪趴在床上,掩面呜咽。
梁清越却捧着红肿透明的脸颊,凑近问他,“以后还会不会骗我?”
刘槿摇头不语,梁清越拿拇指碾在流血的伤口逼他说话。
刘槿泣不成声,绝望地摁住梁清越使劲的虎口。
他的喉咙已经嘶哑,痛苦的呻吟声中,夹杂着不断咬着牙低吟的“不会”。
梁清越满意地拍了拍刘槿的脸,又继续问,“如果再骗我呢?”
刘槿身子猛地僵硬,不知该说什么讨好梁清越,只是喃喃重复着无力的保证:“不敢不敢的。”
梁清越对刘槿的回答并不满意,自己问的问题,刘槿一点儿没听见,像个傻子一样。
对方望着自己的害怕眼神好像比那颗早已不在红痣更叫人欢喜。
胸口的起伏在变形扭曲,梁清越勾着嘴角,眼里却丝毫不含笑,似潜伏在绿丛中张着獠牙毒液的毒蛇,咬一口就要人命。
梁清越拿拇指上的血,压在刘槿的眉心,刘槿感到一阵闷痛。
梁清越俯下身,嘴唇贴近刘槿的额头,在那眉心处落下一个湿热的吻:“我会杀了你,如果再骗我。”
他要的不再是自己幻想中的观音,而是一个本能惧怕他的狗。
这是刘槿的梦魇,刻在他的心里,自己一定会被打死,早晚都会变成一堆白骨。
那股从心底涌出的恐惧也让刘槿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寄希望于府试。
刘槿委托阿兄刘桦代为前往渠梁知府处报名,并嘱托不可将报名的事泄露出去,连阿娘也不得透露半分。
可临近考试,泡在渠梁武场训练的梁清越却突然返回家中。
美名其曰回家调理身体,实则在家闲散卧床。
临平王责问:“亲族皆勤于练习,为何你一人独自返回家中,哪里有当嫡世子的样子。”
梁清越体格魁梧,站立时几乎与久战沙场的临平王一般高矮。
论武艺,和早已泡在酒场、流连温柔乡临平王相比,赤手空拳单挑数十人的梁清越要强悍得多。
“武场皆是手下败将,我还练习给谁看?倒不如回家耍给庶母和幼弟看。”
梁清越今年十五岁,正值志学之年*,心比天高,连自己的父亲也瞧不上。
母亲难产早逝,从未谋面。
父亲不念旧情,早早纳了侧室,常年不归家。
如今摆出一副慈父的姿态,梁清越只觉得作呕,心中潜藏的“弑父”之念日益滋长。
“逆子!”临平王怒不可遏,声音在府邸内回荡。“我苦心孤诣地培养你,让你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既然你不愿去,那就给我在家中好好反省,一步也不得踏出家门。”
临平王墨青色的衣袖一甩,背手而立。
“王赞!传我命令,在我归家之前,若有人胆敢让世子踏出家门一步,我定斩不饶。”
作为府试的主考官,临平王需提前前往大平考试院,直到考试结束方能归家。
总管王赞闻言,立即扑倒在地,恭敬地磕头领命。
梁清越斜倚在蒲团上,口中叼着庭院中衰败枯萎的木槿花,冷眼旁观父亲发飙。
他本就不打算出门,军营中的风吹日晒、摸爬滚打,怎比得上家中的舒适安逸。
更何况,他已许久未见刘槿。
想念刘槿的捏腰锤腿,想念靠在刘槿身上听他诵读的眠音,想念刘槿替他暖床,有人伺候的日子还是和畅。
刘槿惴惴不安,他不敢主动去找梁清越,可藏于寝房又坐立难安。
左右为难之下,还是迈出艰难的步子,向着家中的武场走去——他主动去,可能会打得轻。
武场之中,梁清越正擦拭他的龙渊剑。
这柄宝剑,是梁帝于他诞辰之时赐予的厚礼,望他日后为大梁除寇杀敌。
龙渊剑通体流转如玉,剑长三尺,剑刃薄如蝉翼,剑脊刻盘旋龙纹,如蛟龙出水。
紫檀剑鞘,外覆镶金嵌玉,拿在手中轻而不浮,只需手腕一挥,便可断金裂石。
剑身反光映出模糊浮动的影子,梁清越眉头一挑,瞧见刘槿拖着步子慢吞吞地走来。
“我回家已经半个时辰了,你去哪儿了,过来替我擦剑。”
话音未落,他的手向前一抛,把剑往刘槿身上扔。
刘槿不敢怠慢,连忙迎上前去,伸手接剑,手指关节处正好划在剑刃上。
只一瞬,皮肉裂开细缝,血珠迫不及待地从细缝里涌出,描出他的手心纹路。
刘槿赶忙碾过蹭在剑柄上的血迹,不敢让梁清越瞧见。
自打梁清越决定从武,刘槿这个陪读的身份就相当于贴身杂役。
主子说什么,他只管答应便是:“今日起晚了些,方才收拾好就赶紧过来了。”
刘槿捡起刚才一并丢过来的布巾,站在梁清越身后侧,替他擦已经能当铜镜照的宝剑。
“才醒?”梁清越拄着头,偏头看他,“你在家天天这样?”
在军营,五更天必须起。逢冬日,早上还要摸着黑练习,
梁清越心里不爽,自己受罪,陪读在家享清福,岂有此理。
他一开始就应该带刘槿一起去军营,也不用管什么“军营不分贵亲,人皆平等”的狗屁话。
他起身越过刘槿,从背后的武器架上取下一根玄武长棍。
梁清越在手中掂量了两下,感受着长棍的分量。
突然,他反手一挥,长棍带着破空之声,“哐”地一声砸在刘槿的左肩上。
刘槿眉毛一撇,硬是将痛楚压下,没有吭声。
这一棍虽然沉重,但打在皮肉之上,竟让刘槿产生错觉,似不如想象中那般疼痛。
梁清越手腕朝内收劲,长棍的力道由刚转柔,抵在刘槿的后脑。
他稍一用力,将刘槿拉近了些,讥讽道:“我不在家的时日,你造反呢。”
年长梁清越三岁,可刘槿的个子却矮多半个头,他咽下口水,深呼一口气道:“世子不在家,刘槿自是恪守本分,不敢有违。只是偶感风寒,贪了些暖。”
渠梁靠北,早晚温差大,有时候刘槿躲在藏书阁里一呆就是一天,夜深才走,衣着上也随意,一不留意就容易生病。
“穿得这么少,你不生病谁生病。”梁清越捏着刘槿的两层薄纱长衫搓了搓,一拉就能撕开的瞎料子,“你穿得跟花柳楼里搔首弄姿的妓子有什么区别。”
花柳楼算是渠梁派头很大的窑子,供权贵享乐。
刘槿没去过,可梁清越把自己比作妓子,让他心生愠色,可碍于主仆之别,不敢吐露心声罢了。
他偏过头,尽量平和着回话:“往后一定记得世子的教训。”
梁清越手握住长棍,往方才打过的地方轻拍了两下,“你最好是。”
刘槿趁梁清越转身朝武台去的空档,揉了两下吃痛的肩头,晚上又要问晴霜讨些膏药了。
这些时日,他专心备学,哪里会想到梁清越会回家。
府里用药开药都是定额定量,一月一人就那么多,自己的存货用光后,他也没想着再补。
足足两个时辰,长棍破风的声响如低沉的龙吟,在梁清越手中旋转翻飞,他的身形随之变化,忽而跃起,忽而蹲伏。
最后猛地将长棍往空中一抛,稳稳落在背在身后的手心。
刘槿站得腿都要僵硬了,鼻间堵塞,沁得脑袋发昏,只想早点回房休息。
梁清越接过刘槿手里的龙渊剑,走在前面。
两人在偏厅用膳后,刘槿就跟着他一道去室内汤池侍奉。
珠帘之后,氤氲的雾气缭绕,梁清越仰首靠在池边,眉宇间难得放松。
刘槿时不时地为梁清越搭在玉石台檐上的臂膀添上热水,防止着凉。
“给我捏捏。”
他记得那天,父亲带着刘槿,坐在床榻之侧,让刘槿跪于榻前,向自己问好。
临平王一边轻抚他湿热的小手,一边指着刘槿说,这个人以后就是你的,往后任你差遣。
梁清越像是终于等来了期盼已久的宝物,挣扎着急欲离开床塌,口中喃喃着观音娘娘,张牙舞爪地向刘槿扑去。
见状,刘槿跪地前行几步,头垂得更低了些,任由衣襟已被汗水濡湿的梁清越紧紧搂住自己。
耳边,脖颈全然被滚烫的体温和潮热的呼吸侵占。
这是他的人,是来之不易的活人玩物。
梁清越视若珍宝,恨不得时刻带在身边。
出门时,他要刘槿背负而行;在家时,他要刘槿牵手相伴。
就连沐浴这等私密之事,梁清越也不愿让乳母侍候,只肯让刘槿一人伺候。
大梁天庆三十四年,月朗星稀。
绸带般的柔光铺陈在楼台院落之间,映照在庭院中心的一汪池水,宛如镶嵌在庭院中的银镜,将夜色和星光包揽入水。
刘槿卷起宽大的衣袖,露出一截修韧的手臂。
手持滚云鸢尾花纹的银质浴瓢,舀起一泓清水,余闲的手挡在梁清越的额前,将乌黑的发丝淋上水珠。
清水顺着发梢滑落,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梁清越年仅十岁,可相貌初具临平王英朗的面容,加之母亲是梁国峪仁公的小女,生得也是娇柔孤清。
结合两者相貌优点的梁清越,在水光的映衬下更加清朗少年意。
小郎君顽劣,他捧起水花,一捧又一捧地朝刘槿的身上泼去。
水珠飞溅,似乎不将刘槿浑身上下浇个透湿就绝不罢手。
刘槿不敢推搡抗拒,只一手扶住浴桶边缘,以防梁清越不慎翻出,一边不断眨眼,仰头躲避。
细长的颈项抻得高企,侧颈微微凸起,像西域的透明水晶,在水光中闪烁。
梁清越笑得畅快,将手中的水向刘槿的前颈泼去。
水滴如同珍珠般撒在透明的水晶之上,滚落入衣襟。
刘槿的衣物很快便湿透,湿滑的地面上也积出若干小水滩。
他脚下打滑,一个踉跄,终是失去平衡,重重摔倒在地。
银质的浴瓢随之落地,发出几声清脆的咣当声,刚才还咯咯笑个不停的梁清越收了音。
他换上一副担忧的眼神,急忙爬出浴桶,赤足踩在湿冷的地面上,快步扑到刘槿身上,捧着他的脸:“观音娘娘,你摔到哪儿了没,快让我瞧瞧。”
刘槿捂住摔得生疼的后脑勺,眼睫上闪烁晶莹,不知是方才泼洒的浴水,还是因痛楚而泛起的泪光。
那双泛红的眼眶叫人心生怜惜。
“不不碍事。小郎君快起来,地上冷,小心着凉。”
刘槿一手撑着湿滑的地面,一手牵着梁清越,勉强站起。
梁清越却固执地扭动着身子,挣开他的手,非要固执地捧上他的脸,轻柔地在眉心的红痣落下一吻。
“这样亲一下就不痛了。”
打从梁清越有记忆起,阿娘就不在,唯有个乳母时常陪伴。
每次他摔疼了,乳母总是这样亲一下,立马就会好。
柔软而湿润的触感在眉心轻轻一触,刘槿的身躯猛地一紧。
他急忙用力推开梁清越,不顾自己的袖袍已被水打湿,转身向往屏风后走去。“这样会着凉,学生去拿绸巾。”他转身往屏风后走去。
“观音娘娘,是撞到头了吗?”梁清越不恼也不怨,他的观音定是摔疼了。
他迈着小碎步亦步亦趋地跟紧刘槿,扯着他的衣袍,整个人熊抱住刘槿。
刘槿怕他摔倒,急忙回手环住他的腰,用力将他往上提了提。
小人抱小小人,刘槿心有余而力不足。
薄弱的臂膀撑不住梁清越的重量,不可避免地向后倒去,撞上坚硬的红木实心方桌。
桌椅与地面摩擦,发出尖锐刺耳的声音,如同哀嚎,掩盖刘槿的忍痛闷哼。
右侧肩胛传来的痛楚仿佛被剜开一般,剧烈难忍,他眼眶中打转的热泪也被撞掉下来。
刘槿低垂着头,几乎触到自己的胸口,只留给梁清越一个乌发覆盖的头顶。
他强忍疼痛,声音低沉而压抑,"没我没事,小郎君不必担心。"
梁清越用小手紧紧抓住刘槿的下巴,迫使他抬起头,左瞧瞧,右瞧瞧。
那双圆润的褐色瞳仁在刘槿脸上来回扫视,却在目光触及眉心时突然凝固。
原本鲜红的朱砂痣,现在只剩下一道淡淡的痕迹,甚至不如脸颊上的红晕那般鲜活。
“观音娘娘宝石没了”梁清越一开口就带上了哭腔。
刘槿一时不明白梁清越所指的"宝石"是什么。
梁清越伸出食指,用力点在刘槿的眉心,轻轻向上一提,那道红痕立马被抹去,仿佛从未存在过。
梁清越借着烛光,翻过手指,只见指尖中央赫然印着一道红痕,宛如印章一般。
刘槿急忙用手遮住面庞,心头一沉,恐要出事。
为了哄小郎君,日日点红痣是惯例,但今日刘槿偷安,没有用掺了油脂能防水的朱砂。
莫不是沾了水的朱砂痣已经褪色,只可惜没有铜镜在前,他只得捂住窘迫涨红的脸庞,怕小郎君识破那红痣是赝物。
可越是遮掩,越是证实了梁清越的猜想,他不管不顾地撕扯着刘槿的衣袍,露出内侧的襦衣,大喊大叫着让他抬头。
庭院之中,守夜的家奴远远便听见阵阵凄厉惨叫,当中还夹杂着家具与摆件摔落的混乱声响。
他们起初聚集在门外,交头接耳,探询着屋内的异状。
有胆大者上前几步询问小郎君发生何事,梁清越童稚但刺耳的声音透过门扉传来,怒喝着让所有人都滚开。
无奈之下,府内侍奉多年的总管,只得差人快马加鞭,请回外出赴宴的临平王。
半个时辰过去,临平王急匆匆地赶回府中,他命人直接踹断落锁的房门。
房门应声而开,在场的人纷纷跪倒,他们不敢直视宗家裸露的身影。
有好奇的奴才不怕死,眼皮往上挑,瞄了一眼,倏地与躺在地上的刘槿对上视线。
像是瞧见了什么脏东西,他扎头入土,紧闭双眼,再不敢抬头。
“骗子!骗子!骗子!骗子!”梁清越情绪激动叫嚣着。
他身披绸巾,沾水的黑发紧贴在脸上,手中紧握着银质浴瓢,十乘十的力道敲在刘槿的头上,每一次敲击都伴随着他的怒吼。
地面由掺着金箔的冰凉方砖铺就,刘槿躺在那儿,浑身上下颤抖着,地面的冷意透过衣衫,直渗肌肤。
梁清越高高抬起握着浴瓢的手,任由冷水如瀑般倾泻而下,无情地把刘槿浇了个透。
临平王快步上前,一把夺过梁清越手中早已化为血瓢的器物。
他毫不犹豫地脱下自己的外衣裹住梁清越,背对着跪在庭院的家奴,平静道:“来人,将他带下去,好生清理照料。”
他的目光斜睨着躺在地上的刘槿。
刘槿身上的青丝薄袍已被撕扯得破烂不堪,内侧的襦衣和襦裤也全部湿透,紧贴在透白的皮肤上。
深红的血痕自额际蜿蜒而下,悄无声息地爬满五官,如娇娘子成亲之日的红盖头,遮蔽容颜。
只是微眯的眼角所淌出的并非喜悦,而是惊恐和疼痛。
他的视线也变得模糊不清,面前重叠的人影在他眼中摇曳,扭曲,最终化为一片混沌。
头晕目眩,耳边嗡嗡作响,逢年才有的爆竹声在脑中轰鸣炸响。
他努力想要聚焦视线,却只能看到一片朦胧,到最后他也听不清梁清越口中的狠戾是在冲谁,只感觉到那声音中蕴含的怒火。
大概是冲自己因为小郎君还在骂自己
梁清越眼中火焰癫狂着,吞没掉心头那抹红迹,只余下一声声骗子。
他挣扎着要从临平王的肩头挣脱,手臂挥舞得毫无章法,宛如初次遇见刘槿时的激动,却又带着狠劲和愤怨。
在意识逐渐合拢时,刘槿的唇边逸出微弱的呢喃,一遍又一遍念叨:“不是骗子…别打…求你了”
这次梁清越打得最轻,但却是刘槿最怕死的一回。
大梁天庆三十九年,三年一次的府试拉开序幕。
壮志凌云的学生跃跃欲试。
达官贵族摩拳擦掌,让自家的陪读也去参试。
他们意不在于让陪读平步青云,而是为了给宗室清流的脸面镶金贴银。
今日你砸钱请陪读先生给自家陪读授予诗书,明日他请朝中重臣为自家陪读指点前路。
民间流行的“唱台戏”把这种攀比戏称为“爬藤摸屁股”。
梁清越不屑做这种事,普天之下,人们敬他,惧他,望他。
因为他父亲是打下梁国江山的权臣宗家,他是宗家的子嗣,哪会跟小人争高低。
他也不让刘槿去,哪怕对方有意,因为跟着自己的狗也比他们高贵。
刘槿表面对梁清越的命令唯命是从,暗地里却时常趁着梁清越去武场训练之时,偷得一日空闲跑去藏书阁。
他想和阿兄一样步仕途,脱离梁清越,因为他怕死。
自打赝红被发现后,再换刘桦过来为时已晚,大梁律法规定入仕学子乃自由身,不得被权贵霸占。
梁清越无望,只得把怨气撒在刘槿身上。
刘槿第一次被打,卧床三月依旧逃不了梁清越的折磨。
额头上碗口大的血痂,被守在床边的梁清越拿指甲一点点抠掉,愈合。
再抠掉,再愈合,如此反复,仿佛是无尽的折磨。
伤口破裂处流出的
脓血混着泪水,悄然淌入鬓角。
刘槿求他,跪他,但都逃不过他的掌锢。
到最后,刘槿跪趴在床上,掩面呜咽。
梁清越却捧着红肿透明的脸颊,凑近问他,“以后还会不会骗我?”
刘槿摇头不语,梁清越拿拇指碾在流血的伤口逼他说话。
刘槿泣不成声,绝望地摁住梁清越使劲的虎口。
他的喉咙已经嘶哑,痛苦的呻吟声中,夹杂着不断咬着牙低吟的“不会”。
梁清越满意地拍了拍刘槿的脸,又继续问,“如果再骗我呢?”
刘槿身子猛地僵硬,不知该说什么讨好梁清越,只是喃喃重复着无力的保证:“不敢不敢的。”
梁清越对刘槿的回答并不满意,自己问的问题,刘槿一点儿没听见,像个傻子一样。
对方望着自己的害怕眼神好像比那颗早已不在红痣更叫人欢喜。
胸口的起伏在变形扭曲,梁清越勾着嘴角,眼里却丝毫不含笑,似潜伏在绿丛中张着獠牙毒液的毒蛇,咬一口就要人命。
梁清越拿拇指上的血,压在刘槿的眉心,刘槿感到一阵闷痛。
梁清越俯下身,嘴唇贴近刘槿的额头,在那眉心处落下一个湿热的吻:“我会杀了你,如果再骗我。”
他要的不再是自己幻想中的观音,而是一个本能惧怕他的狗。
这是刘槿的梦魇,刻在他的心里,自己一定会被打死,早晚都会变成一堆白骨。
那股从心底涌出的恐惧也让刘槿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寄希望于府试。
刘槿委托阿兄刘桦代为前往渠梁知府处报名,并嘱托不可将报名的事泄露出去,连阿娘也不得透露半分。
可临近考试,泡在渠梁武场训练的梁清越却突然返回家中。
美名其曰回家调理身体,实则在家闲散卧床。
临平王责问:“亲族皆勤于练习,为何你一人独自返回家中,哪里有当嫡世子的样子。”
梁清越体格魁梧,站立时几乎与久战沙场的临平王一般高矮。
论武艺,和早已泡在酒场、流连温柔乡临平王相比,赤手空拳单挑数十人的梁清越要强悍得多。
“武场皆是手下败将,我还练习给谁看?倒不如回家耍给庶母和幼弟看。”
梁清越今年十五岁,正值志学之年*,心比天高,连自己的父亲也瞧不上。
母亲难产早逝,从未谋面。
父亲不念旧情,早早纳了侧室,常年不归家。
如今摆出一副慈父的姿态,梁清越只觉得作呕,心中潜藏的“弑父”之念日益滋长。
“逆子!”临平王怒不可遏,声音在府邸内回荡。“我苦心孤诣地培养你,让你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既然你不愿去,那就给我在家中好好反省,一步也不得踏出家门。”
临平王墨青色的衣袖一甩,背手而立。
“王赞!传我命令,在我归家之前,若有人胆敢让世子踏出家门一步,我定斩不饶。”
作为府试的主考官,临平王需提前前往大平考试院,直到考试结束方能归家。
总管王赞闻言,立即扑倒在地,恭敬地磕头领命。
梁清越斜倚在蒲团上,口中叼着庭院中衰败枯萎的木槿花,冷眼旁观父亲发飙。
他本就不打算出门,军营中的风吹日晒、摸爬滚打,怎比得上家中的舒适安逸。
更何况,他已许久未见刘槿。
想念刘槿的捏腰锤腿,想念靠在刘槿身上听他诵读的眠音,想念刘槿替他暖床,有人伺候的日子还是和畅。
刘槿惴惴不安,他不敢主动去找梁清越,可藏于寝房又坐立难安。
左右为难之下,还是迈出艰难的步子,向着家中的武场走去——他主动去,可能会打得轻。
武场之中,梁清越正擦拭他的龙渊剑。
这柄宝剑,是梁帝于他诞辰之时赐予的厚礼,望他日后为大梁除寇杀敌。
龙渊剑通体流转如玉,剑长三尺,剑刃薄如蝉翼,剑脊刻盘旋龙纹,如蛟龙出水。
紫檀剑鞘,外覆镶金嵌玉,拿在手中轻而不浮,只需手腕一挥,便可断金裂石。
剑身反光映出模糊浮动的影子,梁清越眉头一挑,瞧见刘槿拖着步子慢吞吞地走来。
“我回家已经半个时辰了,你去哪儿了,过来替我擦剑。”
话音未落,他的手向前一抛,把剑往刘槿身上扔。
刘槿不敢怠慢,连忙迎上前去,伸手接剑,手指关节处正好划在剑刃上。
只一瞬,皮肉裂开细缝,血珠迫不及待地从细缝里涌出,描出他的手心纹路。
刘槿赶忙碾过蹭在剑柄上的血迹,不敢让梁清越瞧见。
自打梁清越决定从武,刘槿这个陪读的身份就相当于贴身杂役。
主子说什么,他只管答应便是:“今日起晚了些,方才收拾好就赶紧过来了。”
刘槿捡起刚才一并丢过来的布巾,站在梁清越身后侧,替他擦已经能当铜镜照的宝剑。
“才醒?”梁清越拄着头,偏头看他,“你在家天天这样?”
在军营,五更天必须起。逢冬日,早上还要摸着黑练习,
梁清越心里不爽,自己受罪,陪读在家享清福,岂有此理。
他一开始就应该带刘槿一起去军营,也不用管什么“军营不分贵亲,人皆平等”的狗屁话。
他起身越过刘槿,从背后的武器架上取下一根玄武长棍。
梁清越在手中掂量了两下,感受着长棍的分量。
突然,他反手一挥,长棍带着破空之声,“哐”地一声砸在刘槿的左肩上。
刘槿眉毛一撇,硬是将痛楚压下,没有吭声。
这一棍虽然沉重,但打在皮肉之上,竟让刘槿产生错觉,似不如想象中那般疼痛。
梁清越手腕朝内收劲,长棍的力道由刚转柔,抵在刘槿的后脑。
他稍一用力,将刘槿拉近了些,讥讽道:“我不在家的时日,你造反呢。”
年长梁清越三岁,可刘槿的个子却矮多半个头,他咽下口水,深呼一口气道:“世子不在家,刘槿自是恪守本分,不敢有违。只是偶感风寒,贪了些暖。”
渠梁靠北,早晚温差大,有时候刘槿躲在藏书阁里一呆就是一天,夜深才走,衣着上也随意,一不留意就容易生病。
“穿得这么少,你不生病谁生病。”梁清越捏着刘槿的两层薄纱长衫搓了搓,一拉就能撕开的瞎料子,“你穿得跟花柳楼里搔首弄姿的妓子有什么区别。”
花柳楼算是渠梁派头很大的窑子,供权贵享乐。
刘槿没去过,可梁清越把自己比作妓子,让他心生愠色,可碍于主仆之别,不敢吐露心声罢了。
他偏过头,尽量平和着回话:“往后一定记得世子的教训。”
梁清越手握住长棍,往方才打过的地方轻拍了两下,“你最好是。”
刘槿趁梁清越转身朝武台去的空档,揉了两下吃痛的肩头,晚上又要问晴霜讨些膏药了。
这些时日,他专心备学,哪里会想到梁清越会回家。
府里用药开药都是定额定量,一月一人就那么多,自己的存货用光后,他也没想着再补。
足足两个时辰,长棍破风的声响如低沉的龙吟,在梁清越手中旋转翻飞,他的身形随之变化,忽而跃起,忽而蹲伏。
最后猛地将长棍往空中一抛,稳稳落在背在身后的手心。
刘槿站得腿都要僵硬了,鼻间堵塞,沁得脑袋发昏,只想早点回房休息。
梁清越接过刘槿手里的龙渊剑,走在前面。
两人在偏厅用膳后,刘槿就跟着他一道去室内汤池侍奉。
珠帘之后,氤氲的雾气缭绕,梁清越仰首靠在池边,眉宇间难得放松。
刘槿时不时地为梁清越搭在玉石台檐上的臂膀添上热水,防止着凉。
“给我捏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