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过誉。”柳仪温的头低得更低了。
“朕现下好些了,你先在宫里住着,等什么时候朕的病症再发作,你再来为朕诊治。”
柳仪温毕恭毕敬地应承着,“是。”
在柳仪温进宫之后,宋€€拿着腰牌进宫,去了安乐宫。
安妃似乎知道他要过来,便早早地坐在那儿等着,宋€€显先是关心了自己母妃几句,然后就问起了柳仪温,“母妃,为何要让阿温进宫?是不是父皇知道了什么?”
“应当没有,他现在的头风症时常发作,宛如疯了一般,若他知道,早就派人把他带回来了,何必等到今日,让自己如此受苦受难,原本此事交给了礼部,想寻遍名医为陛下医治。”安妃解释着她所知道的内幕。
这与宋€€自己调查来的结果差不多,是容城城主想要巴结京城,攀附关系才将柳仪温推了出来,若能成功他可是大功一件,可于他与柳仪温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
安妃注意到了宋€€的表情变化,又道:“其实就算没有那个城主,柳仪温早就在江南一带名声大噪了,也让人想不注意都难。”
“我不想让他再牵扯进来,他在外做个小小的大夫就好了。”自由自在,不受拘束,更不用在皇宫担惊受怕,将头拴在裤腰带上生活。
“你对他还真是情意深重。”
宋€€看向安妃,眼神坚定,不容一丝一毫地动摇,“是,儿臣此生只会钟情于他一人。”
安妃微微一怔,她似乎透过宋€€看见了多年前的那个他。
此生只会钟情一人,只有一个妻子,生生世世不离不弃,多美好的誓言,多美好的爱恋啊,原来她也是可以拥有的,却偏偏因为一个人而被轻易地毁掉。
见安妃不说话,宋€€问道:“母妃是还要阻止我们在一起吗?儿臣已经失去过他一次了。”
安妃叹了一声,走了下来,怜爱地摸了摸宋€€的头,像是小时候那样,“我还能说什么呢?你为了和他在一起都说自己不举了,又不顾性命跑去了灾区,甚至推了与孙家小姐的婚事。”
与孙将军家的婚事是皇帝提起的,安妃觉得对方家世不错就同意了,可没想到发现了柳仪温与自家儿子之间的事情,柳仪温的身份地位是配不上一个皇子的,又是个实打实的男子,彼时太子还没有被废,看不清时局,她不得不为自己的儿子考虑一些。
没多久就传来了柳仪温失踪的消息,她儿子也“疯”了,一个月间没日没夜地找,若不是宋瑾隐瞒着,差点儿就让人发现告到了皇帝那里。
她终日惶惶不安,也意识到不该那么做,当初她与自己的心爱之人就是被皇帝无情地拆散的,现在自己又怎么能再做相同的事情呢,何况他都为了一个柳仪温说出终身不娶这样的话了。
“其实我也挺喜欢柳仪温的,是我不好,一开始就没有顾着你的心情,既然喜欢就在一起吧。”安妃浅浅一笑,露出了身为人母和蔼温柔的表情,“你不用承袭皇位,想必陛下也不会多加苛责与勉强,我只希望你能高兴,能幸福。”
柳仪温被安排在了从前太医院的单间,里面的一切都是当初的模样。
程书礼已经是二等御医了,一张圆脸脱了稚气,看上去成熟稳重起来,可瞧见柳仪温之后简直是又惊又喜,激动得紧紧地抱住了他,忍不住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我还以为……以为你死了,我都难过死了!”
“我没事,不过,再被你这么用力地抱着我快卡死了。”柳仪温拍了拍程书礼的胳膊,面色都有些红了。
“哦哦,抱歉,我实在是太开心了,”程书礼连忙松开手,抹了抹眼泪鼻涕,上上下下地打量着柳仪温,发现他并没有穿官服,忽然想到了什么,“礼部从江南带回来的可治疗陛下头风症的是你吗?”
“嗯。”
“你是回来继续做御医的吗?”
“……”柳仪温沉默了,他并不想。
程书礼一下子了然,小声道:“宫里也没那么好的,若能出去就出去吧,你不应该回来的。”
可是现在应该不应该他都必须要待在皇宫,也不知道事成之后,皇帝会不会放他离开。
“你还记得你曾经的心愿吗?”
“记得。”打开太医院的藏书阁,广泛传播,让天下医者都可研学与阅读,救治更多的人,可是他的提议一次次被皇帝否决了。
“你知不知道藏书阁被彻底封禁了。”
“什么?”柳仪温一脸震惊。
程书礼将柳仪温拉到了一个隐秘的地方,环顾了一下四周才小心翼翼地悄声道:“你应该也听说过前段时间发了一件大事,太子谋逆,让周立给陛下下了慢性毒药,后来得知那些被人探不出脉象的毒物都是他从藏书阁那些书中学到的,陛下得知此事,十分震怒,一气之下想要将藏书阁焚烧殆尽,被几位大人极力地劝说才打消念头仅仅只是封禁而已。”
现在就连一等御医都不能进去翻阅了,彻彻底底地成为了一所禁地,药理用好了能够治病救人,同样也可以做杀人的刀,可是那么流传下来的古方该怎么办……
程书礼看见了柳仪温痛惜的神色,不禁道:“我知道你以前总是和陛下提起开启藏书阁之事,所以和你说一说,别再提了,陛下震怒,不是人人都能承受得起的。”
柳仪温深吸了一口气,平复着自己的心情,笑道:“我知道了,谢谢你。”
宋€€从安乐宫那儿出来之后就问到了柳仪温的消息,知道他回了太医院就找了过去。
柳仪温没有职务,没有官服,穿着一身方便干活的短打,头发全部束起,干脆利落,在一众太医之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
在太医院一住就是三日,第四天半夜皇帝的头风症又复发了,形状疯癫犹如疯魔,大半个太医院的人都被叫了过去,就连几位重臣都被惊动。
柳仪温随着御医来到了皇帝的寝殿,地上一片狼藉,花瓶碎了一地,宣纸笔墨都被挥洒到地上,宫女太监们各个跪着,低着头抖如筛糠,不敢言语。
皇帝的症状比起两年前要更加严重了,形容疯状,也只有安妃娘娘在身边才能听进去一两句话。
这几日,柳仪温看过皇帝的脉案,情况不容乐观,头风之症发作太过频繁是容易影响脑神经变成疯子的,看皇帝这个样子,让他心里无比沉重。
柳仪温在安妃与慧贵妃的示意下上来给皇帝诊脉,然后按压他脑部的穴位,摸清穴位,从前就是他为皇帝施针,熟能生巧,自然清楚穴位所在,并未发现有什么细微的变化后取出了金针。
众人看见一尺长的金针大惊失色,这么长的东西没入皇帝的脑子,若是有所差池可就回天乏术了,于是纷纷反对,并劝诫皇帝,不可实行,有的甚至暗戳戳地说柳仪温大逆不道想要谋害皇帝!
柳仪温早已不是两年前那个畏畏缩缩,被吓唬一下就抖得不行的小太医了,当即就将金针放进了匣子中,静静地看着他们说话。
“贵妃娘娘,此事还得从长计议啊,事关陛下龙体,万不可大意而为,。”何尚书跪下劝诫,“臣也从未听说有金针入脑治疗头风之措啊。”
宋€€睨了他一眼,淡淡道:“那就是何大人孤陋寡闻了吧,这位柳医师还是您的手下从江南一带找来的,难道还不信任自己的手下吗?”
“这……这微臣也未料到会是这样的治法。”何尚书将目光转向了丞相,希望他能说出什么来。
当年下江南之时,丞相亦在皇帝身边,曾经亲眼见过一位医师为皇帝施展金针入脑之术,确有奇效。
如今陛下如此痛苦,一旦发病就如疯子一般,现在还能用药物稍稍控制住疯症,若时间久了恐怕会更加严重,所有御医都手足无措,也只能寄希望于此了。
皇帝额间青筋暴起,双眼猩红,喘出的气息也十分沉重,手里紧紧攥着安妃的手,安妃细白的手都被抓得发红。
丞相看了看旁边没什么表情的柳仪温,像是下定决心一般跪下,“还请陛下一试。”
“你……”何尚书微蹙眉头,还想再反驳一二。
此时皇帝忽然发话了,声音嘶哑,像是处在巨大的痛苦之中,耳边嗡嗡作响,有些听不清楚,但还能努力地分辨出,他现在只有一个念头,只要能够解决头疼的问题,怎么都好,于是道:“那就试试。”
皇帝金口一言,其他人都不敢反驳了,纷纷噤声,将目光转向了柳仪温。
倒是柳仪温有些惊讶,没曾想皇帝竟然会同意,看来真的是被病痛折磨得不清。
他再次取出金针,足有一尺长的金针由穴道没入大脑,这套技巧已经练的如火纯情了,手法精准,稳定性极强,轻轻转动刺激神经。
众人闭住呼吸,神情紧张地看着这套操作,只觉得心惊肉跳,额间冒出了豆大的汗珠,生怕皇帝有什么不测,但见皇帝紧皱的眉头渐渐地松懈下来,痛苦不堪的表情也缓解了不少。
片刻之后,柳仪温取出了金针,用干净的布轻轻地擦拭着,再用火一燎进行消毒放进了匣中。
皇帝也缓缓的睁开了眼睛,顿时感觉自己神清气爽了起来,从未有此刻这般清明,立刻松开了安妃的手。
安妃的手捏的通红,呈现有些奇怪的形状,一旁慧贵妃露出了心疼的神色,连忙让御医过来看看。
皇帝尚沉浸于自己眼已经恢复的喜悦之中,根本没有注意到安妃的手,龙心大悦,当即就厚赏柳仪温,赏黄金百两,并留在他身边伺候。
宋€€表情微沉,柳仪温也看不出丝毫喜悦之情,但还是跪下领旨谢恩。
走廊上。
“陛下的头风症比其他人要严重些,不是一次施针就会好的,大概要有三个疗程。”柳仪温道。
宋€€并不在乎有几个疗程,他不想让柳仪温在宫里待太长的时间,“没关系,我知道你不喜欢待在皇宫,我想办法带你出去。”
“不,”这次柳仪温拒绝了,“我听说陛下封禁了藏书阁,里面的书并非都是害人的,不该被如此掩埋,若是我真的治好了陛下的头风症,我想试一试。”
不然实在是太可惜,柳仪温曾经读过不少,也将其进行分明别类,一些不实的书籍被区分开来,并不用全部封禁的。
宋€€眼神过满是疼惜,“父皇做下的决定未必能轻易改变想法。”
毕竟从前被拒绝了那么多次,成功的几率不实很大,但凡事都是要努力努力的,万一就成功了呢。
“没关系,我尽力一试,实在不行的话,等陛下病好了,我们就回月城。”
“嗯。”
几日后,皇帝册立慧贵妃为皇后,景王宋瑾为太子,一月后进行册封典礼。
柳仪温一直待在宫里,随时为陛下诊治,他都不能出宫,期间许怀清偷偷地过来与他见了一面,自废太子一案之后他们也有两三个月未见了。
许怀清瘦了一些,小脸都尖了,眼下也有乌青,很是疲惫的样子,脖子上还有一抹红痕,不过掩饰得太快,柳仪温并没有看清,又想去摸他的脉象,却被许怀清躲开了。
柳仪温微微蹙眉,一脸的担忧,“哥,你要好好休息啊。”
“没什么的,你别担心,就是没有睡好罢了。”许怀清抽回了手,温柔地笑道:“你最近如何?”
“我很好,我什么事情都没有,”柳仪温的注意力还在许怀清身上,面上忧色不减,将他上上下下地都打量了一番,“太子一事不是都解决了吗?虽然还没有抓到他,但是也成不了什么气候了,你为什么还怎么忙啊?”
许怀清连忙拍了拍柳仪温的手,以示宽慰,“好啦好啦,最近不是要举行封后大典了嘛,时间有些仓促,所以就忙了些。”
“你别以为我不懂,这些事情合该礼部去做,关御使台何事?”柳仪温久居深宫,不太清楚朝堂上的职务与分配,但大抵如何还是知道一些的。
许怀清面色不改道:“当然有关系了,御史的职责就是监察百官,封后大典如此盛大的场合免不了有人浑水摸鱼,自然要事事盯着。”
说得这般义正言辞,柳仪温也渐渐地打消了疑虑,“那你……你也好好顾着身子的,我给你写个方子,你照着吃一吃,别把身体累垮了。”
“好。”许怀清揉了揉柳仪温的脑袋。
***
在宫里又待了一个月,观看了封后大典,就连恭顺亲王都亲自来送上贺礼,并在皇城小住一段时间。
柳仪温为皇帝施最后一针就能彻底治愈头风之症,他也打算在成功之后提起藏书阁的事情。
殿内除了贴身一位太监以外,并没有其他人,他莫名地觉得有些不安,于是道:“陛下要不要宣几位太医陪同。”
“不用,朕相信你。”皇帝透过镜子盯着柳仪温这张脸看,虽说上了年岁,但一双眼睛依旧锐利,如鹰一般,令人不适。
柳仪温浑身不自在,但也强迫自己隐下心中的不安,先是给皇帝诊脉并未发现什么不脱后取出匣子里的金针。
片刻之后,施针完成,比之前要得心应手许多,“陛下,您日后便不会再受苦楚了。”
“嗯。”皇帝感觉自己好了很多,这些日子下来也知晓了柳仪温高超的医术,不禁道:“你医治好了朕,可要什么赏赐?”
柳仪温眸色一亮,“草民想要什么赏赐都可以吗?”
“可以。”
得到了皇帝的金口玉言,柳仪温“扑通”一声跪下,“草民所求能够打开太医院藏书阁的大门,千百年来所记载的典籍能够造福百姓,不该就此掩埋。”
“朕还以为……”皇帝倒是一愣,没成想柳仪温会提出这样的要求,“朕记得你曾不止一次提过这样的要求。”
“是,微臣为一等御医之时才有资格进入藏书阁,曾经仔细拜读过,臣的金针之术与治疗疫症的方法都是从书中学来,书籍是医学之基础,名家所留下的典籍更是如此。”
“典籍能救人,亦可害人。”想到此处,皇帝的眼神就暗了暗,他可没有忘记周立给自己下药的事情,令全部太医都束手无策。
“治病救人乃医家信条,可也因人而异。。”柳仪温坚持道。
皇帝盯着柳仪温,目光恢复沉静,不知在想什么,“就没有其他想要的?比如名分,地位?”
“朕现下好些了,你先在宫里住着,等什么时候朕的病症再发作,你再来为朕诊治。”
柳仪温毕恭毕敬地应承着,“是。”
在柳仪温进宫之后,宋€€拿着腰牌进宫,去了安乐宫。
安妃似乎知道他要过来,便早早地坐在那儿等着,宋€€显先是关心了自己母妃几句,然后就问起了柳仪温,“母妃,为何要让阿温进宫?是不是父皇知道了什么?”
“应当没有,他现在的头风症时常发作,宛如疯了一般,若他知道,早就派人把他带回来了,何必等到今日,让自己如此受苦受难,原本此事交给了礼部,想寻遍名医为陛下医治。”安妃解释着她所知道的内幕。
这与宋€€自己调查来的结果差不多,是容城城主想要巴结京城,攀附关系才将柳仪温推了出来,若能成功他可是大功一件,可于他与柳仪温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
安妃注意到了宋€€的表情变化,又道:“其实就算没有那个城主,柳仪温早就在江南一带名声大噪了,也让人想不注意都难。”
“我不想让他再牵扯进来,他在外做个小小的大夫就好了。”自由自在,不受拘束,更不用在皇宫担惊受怕,将头拴在裤腰带上生活。
“你对他还真是情意深重。”
宋€€看向安妃,眼神坚定,不容一丝一毫地动摇,“是,儿臣此生只会钟情于他一人。”
安妃微微一怔,她似乎透过宋€€看见了多年前的那个他。
此生只会钟情一人,只有一个妻子,生生世世不离不弃,多美好的誓言,多美好的爱恋啊,原来她也是可以拥有的,却偏偏因为一个人而被轻易地毁掉。
见安妃不说话,宋€€问道:“母妃是还要阻止我们在一起吗?儿臣已经失去过他一次了。”
安妃叹了一声,走了下来,怜爱地摸了摸宋€€的头,像是小时候那样,“我还能说什么呢?你为了和他在一起都说自己不举了,又不顾性命跑去了灾区,甚至推了与孙家小姐的婚事。”
与孙将军家的婚事是皇帝提起的,安妃觉得对方家世不错就同意了,可没想到发现了柳仪温与自家儿子之间的事情,柳仪温的身份地位是配不上一个皇子的,又是个实打实的男子,彼时太子还没有被废,看不清时局,她不得不为自己的儿子考虑一些。
没多久就传来了柳仪温失踪的消息,她儿子也“疯”了,一个月间没日没夜地找,若不是宋瑾隐瞒着,差点儿就让人发现告到了皇帝那里。
她终日惶惶不安,也意识到不该那么做,当初她与自己的心爱之人就是被皇帝无情地拆散的,现在自己又怎么能再做相同的事情呢,何况他都为了一个柳仪温说出终身不娶这样的话了。
“其实我也挺喜欢柳仪温的,是我不好,一开始就没有顾着你的心情,既然喜欢就在一起吧。”安妃浅浅一笑,露出了身为人母和蔼温柔的表情,“你不用承袭皇位,想必陛下也不会多加苛责与勉强,我只希望你能高兴,能幸福。”
柳仪温被安排在了从前太医院的单间,里面的一切都是当初的模样。
程书礼已经是二等御医了,一张圆脸脱了稚气,看上去成熟稳重起来,可瞧见柳仪温之后简直是又惊又喜,激动得紧紧地抱住了他,忍不住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我还以为……以为你死了,我都难过死了!”
“我没事,不过,再被你这么用力地抱着我快卡死了。”柳仪温拍了拍程书礼的胳膊,面色都有些红了。
“哦哦,抱歉,我实在是太开心了,”程书礼连忙松开手,抹了抹眼泪鼻涕,上上下下地打量着柳仪温,发现他并没有穿官服,忽然想到了什么,“礼部从江南带回来的可治疗陛下头风症的是你吗?”
“嗯。”
“你是回来继续做御医的吗?”
“……”柳仪温沉默了,他并不想。
程书礼一下子了然,小声道:“宫里也没那么好的,若能出去就出去吧,你不应该回来的。”
可是现在应该不应该他都必须要待在皇宫,也不知道事成之后,皇帝会不会放他离开。
“你还记得你曾经的心愿吗?”
“记得。”打开太医院的藏书阁,广泛传播,让天下医者都可研学与阅读,救治更多的人,可是他的提议一次次被皇帝否决了。
“你知不知道藏书阁被彻底封禁了。”
“什么?”柳仪温一脸震惊。
程书礼将柳仪温拉到了一个隐秘的地方,环顾了一下四周才小心翼翼地悄声道:“你应该也听说过前段时间发了一件大事,太子谋逆,让周立给陛下下了慢性毒药,后来得知那些被人探不出脉象的毒物都是他从藏书阁那些书中学到的,陛下得知此事,十分震怒,一气之下想要将藏书阁焚烧殆尽,被几位大人极力地劝说才打消念头仅仅只是封禁而已。”
现在就连一等御医都不能进去翻阅了,彻彻底底地成为了一所禁地,药理用好了能够治病救人,同样也可以做杀人的刀,可是那么流传下来的古方该怎么办……
程书礼看见了柳仪温痛惜的神色,不禁道:“我知道你以前总是和陛下提起开启藏书阁之事,所以和你说一说,别再提了,陛下震怒,不是人人都能承受得起的。”
柳仪温深吸了一口气,平复着自己的心情,笑道:“我知道了,谢谢你。”
宋€€从安乐宫那儿出来之后就问到了柳仪温的消息,知道他回了太医院就找了过去。
柳仪温没有职务,没有官服,穿着一身方便干活的短打,头发全部束起,干脆利落,在一众太医之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
在太医院一住就是三日,第四天半夜皇帝的头风症又复发了,形状疯癫犹如疯魔,大半个太医院的人都被叫了过去,就连几位重臣都被惊动。
柳仪温随着御医来到了皇帝的寝殿,地上一片狼藉,花瓶碎了一地,宣纸笔墨都被挥洒到地上,宫女太监们各个跪着,低着头抖如筛糠,不敢言语。
皇帝的症状比起两年前要更加严重了,形容疯状,也只有安妃娘娘在身边才能听进去一两句话。
这几日,柳仪温看过皇帝的脉案,情况不容乐观,头风之症发作太过频繁是容易影响脑神经变成疯子的,看皇帝这个样子,让他心里无比沉重。
柳仪温在安妃与慧贵妃的示意下上来给皇帝诊脉,然后按压他脑部的穴位,摸清穴位,从前就是他为皇帝施针,熟能生巧,自然清楚穴位所在,并未发现有什么细微的变化后取出了金针。
众人看见一尺长的金针大惊失色,这么长的东西没入皇帝的脑子,若是有所差池可就回天乏术了,于是纷纷反对,并劝诫皇帝,不可实行,有的甚至暗戳戳地说柳仪温大逆不道想要谋害皇帝!
柳仪温早已不是两年前那个畏畏缩缩,被吓唬一下就抖得不行的小太医了,当即就将金针放进了匣子中,静静地看着他们说话。
“贵妃娘娘,此事还得从长计议啊,事关陛下龙体,万不可大意而为,。”何尚书跪下劝诫,“臣也从未听说有金针入脑治疗头风之措啊。”
宋€€睨了他一眼,淡淡道:“那就是何大人孤陋寡闻了吧,这位柳医师还是您的手下从江南一带找来的,难道还不信任自己的手下吗?”
“这……这微臣也未料到会是这样的治法。”何尚书将目光转向了丞相,希望他能说出什么来。
当年下江南之时,丞相亦在皇帝身边,曾经亲眼见过一位医师为皇帝施展金针入脑之术,确有奇效。
如今陛下如此痛苦,一旦发病就如疯子一般,现在还能用药物稍稍控制住疯症,若时间久了恐怕会更加严重,所有御医都手足无措,也只能寄希望于此了。
皇帝额间青筋暴起,双眼猩红,喘出的气息也十分沉重,手里紧紧攥着安妃的手,安妃细白的手都被抓得发红。
丞相看了看旁边没什么表情的柳仪温,像是下定决心一般跪下,“还请陛下一试。”
“你……”何尚书微蹙眉头,还想再反驳一二。
此时皇帝忽然发话了,声音嘶哑,像是处在巨大的痛苦之中,耳边嗡嗡作响,有些听不清楚,但还能努力地分辨出,他现在只有一个念头,只要能够解决头疼的问题,怎么都好,于是道:“那就试试。”
皇帝金口一言,其他人都不敢反驳了,纷纷噤声,将目光转向了柳仪温。
倒是柳仪温有些惊讶,没曾想皇帝竟然会同意,看来真的是被病痛折磨得不清。
他再次取出金针,足有一尺长的金针由穴道没入大脑,这套技巧已经练的如火纯情了,手法精准,稳定性极强,轻轻转动刺激神经。
众人闭住呼吸,神情紧张地看着这套操作,只觉得心惊肉跳,额间冒出了豆大的汗珠,生怕皇帝有什么不测,但见皇帝紧皱的眉头渐渐地松懈下来,痛苦不堪的表情也缓解了不少。
片刻之后,柳仪温取出了金针,用干净的布轻轻地擦拭着,再用火一燎进行消毒放进了匣中。
皇帝也缓缓的睁开了眼睛,顿时感觉自己神清气爽了起来,从未有此刻这般清明,立刻松开了安妃的手。
安妃的手捏的通红,呈现有些奇怪的形状,一旁慧贵妃露出了心疼的神色,连忙让御医过来看看。
皇帝尚沉浸于自己眼已经恢复的喜悦之中,根本没有注意到安妃的手,龙心大悦,当即就厚赏柳仪温,赏黄金百两,并留在他身边伺候。
宋€€表情微沉,柳仪温也看不出丝毫喜悦之情,但还是跪下领旨谢恩。
走廊上。
“陛下的头风症比其他人要严重些,不是一次施针就会好的,大概要有三个疗程。”柳仪温道。
宋€€并不在乎有几个疗程,他不想让柳仪温在宫里待太长的时间,“没关系,我知道你不喜欢待在皇宫,我想办法带你出去。”
“不,”这次柳仪温拒绝了,“我听说陛下封禁了藏书阁,里面的书并非都是害人的,不该被如此掩埋,若是我真的治好了陛下的头风症,我想试一试。”
不然实在是太可惜,柳仪温曾经读过不少,也将其进行分明别类,一些不实的书籍被区分开来,并不用全部封禁的。
宋€€眼神过满是疼惜,“父皇做下的决定未必能轻易改变想法。”
毕竟从前被拒绝了那么多次,成功的几率不实很大,但凡事都是要努力努力的,万一就成功了呢。
“没关系,我尽力一试,实在不行的话,等陛下病好了,我们就回月城。”
“嗯。”
几日后,皇帝册立慧贵妃为皇后,景王宋瑾为太子,一月后进行册封典礼。
柳仪温一直待在宫里,随时为陛下诊治,他都不能出宫,期间许怀清偷偷地过来与他见了一面,自废太子一案之后他们也有两三个月未见了。
许怀清瘦了一些,小脸都尖了,眼下也有乌青,很是疲惫的样子,脖子上还有一抹红痕,不过掩饰得太快,柳仪温并没有看清,又想去摸他的脉象,却被许怀清躲开了。
柳仪温微微蹙眉,一脸的担忧,“哥,你要好好休息啊。”
“没什么的,你别担心,就是没有睡好罢了。”许怀清抽回了手,温柔地笑道:“你最近如何?”
“我很好,我什么事情都没有,”柳仪温的注意力还在许怀清身上,面上忧色不减,将他上上下下地都打量了一番,“太子一事不是都解决了吗?虽然还没有抓到他,但是也成不了什么气候了,你为什么还怎么忙啊?”
许怀清连忙拍了拍柳仪温的手,以示宽慰,“好啦好啦,最近不是要举行封后大典了嘛,时间有些仓促,所以就忙了些。”
“你别以为我不懂,这些事情合该礼部去做,关御使台何事?”柳仪温久居深宫,不太清楚朝堂上的职务与分配,但大抵如何还是知道一些的。
许怀清面色不改道:“当然有关系了,御史的职责就是监察百官,封后大典如此盛大的场合免不了有人浑水摸鱼,自然要事事盯着。”
说得这般义正言辞,柳仪温也渐渐地打消了疑虑,“那你……你也好好顾着身子的,我给你写个方子,你照着吃一吃,别把身体累垮了。”
“好。”许怀清揉了揉柳仪温的脑袋。
***
在宫里又待了一个月,观看了封后大典,就连恭顺亲王都亲自来送上贺礼,并在皇城小住一段时间。
柳仪温为皇帝施最后一针就能彻底治愈头风之症,他也打算在成功之后提起藏书阁的事情。
殿内除了贴身一位太监以外,并没有其他人,他莫名地觉得有些不安,于是道:“陛下要不要宣几位太医陪同。”
“不用,朕相信你。”皇帝透过镜子盯着柳仪温这张脸看,虽说上了年岁,但一双眼睛依旧锐利,如鹰一般,令人不适。
柳仪温浑身不自在,但也强迫自己隐下心中的不安,先是给皇帝诊脉并未发现什么不脱后取出匣子里的金针。
片刻之后,施针完成,比之前要得心应手许多,“陛下,您日后便不会再受苦楚了。”
“嗯。”皇帝感觉自己好了很多,这些日子下来也知晓了柳仪温高超的医术,不禁道:“你医治好了朕,可要什么赏赐?”
柳仪温眸色一亮,“草民想要什么赏赐都可以吗?”
“可以。”
得到了皇帝的金口玉言,柳仪温“扑通”一声跪下,“草民所求能够打开太医院藏书阁的大门,千百年来所记载的典籍能够造福百姓,不该就此掩埋。”
“朕还以为……”皇帝倒是一愣,没成想柳仪温会提出这样的要求,“朕记得你曾不止一次提过这样的要求。”
“是,微臣为一等御医之时才有资格进入藏书阁,曾经仔细拜读过,臣的金针之术与治疗疫症的方法都是从书中学来,书籍是医学之基础,名家所留下的典籍更是如此。”
“典籍能救人,亦可害人。”想到此处,皇帝的眼神就暗了暗,他可没有忘记周立给自己下药的事情,令全部太医都束手无策。
“治病救人乃医家信条,可也因人而异。。”柳仪温坚持道。
皇帝盯着柳仪温,目光恢复沉静,不知在想什么,“就没有其他想要的?比如名分,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