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反应过来,看向昨日贸然拦住他的那人€€€€昨日定身后便将他绑在了院子里,昨日这人问了两个时辰都打不出一个屁来,本打算等刘景珉回来时再商讨,但眼下应该是等不到了。
“你昨日拦我,是因为这个?”林师解开他口中的布条,问,“你主子要反。”
“不。”那人罕见地开口了,脸上同样是不可置信,“禁军,禁军入城了,大人失败了??”
林师眉头紧锁,听不懂他这没头没尾的是何意:“失败了?什么意思?”
“林公子!你不能出去!”那人还是昨日那番,只不过也许是因为“失败”,才终于舍得给出了解释,“王宪知在搜捕天文道的人,现在出去,禁军但凡认出了你,你就是死路一条!”
“你怎么……”林师咬住话头,问:“我如何信你?”
“你,你可以不信我。”那人双手被绑在一起,往脸上一顿乱抹,“大人一直在调查天文道,不论是一己之力,还是借陵南王之手,王宪知不仅手握禁军,还觊觎天文道的鬼兵,无论他怎么仿造天文道的令牌,都无法召来鬼兵,他得不到,也定不会让大人得到,所以……”
第64章 阴谋
听到鬼兵这个词,林师的脸色很不好看,问:“所以?他想做什么?”
那人情绪很是激动,喘着粗气,手腕被勒出一道血印,道:“上位,或是拥离王上位,不论何种情况,但凡他成功,不论是大人,你,或是陵南王,他都不会手下留情!”
那一阵马蹄声过后,屋外再次重归寂静,短暂的寂静后是人群的喧闹和议论声,林师几步上前,再次拉开院门,门前早已没有了禁军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邻里坊间的人纷纷探出头来,不明所以地相互询问道:“方才发生了何事?”
林师不顾身后那位被绑着的刺客的劝阻,小跑几步上了街,遥遥望去,长安城门已然紧闭了,也有居民跑到正路上,看见那紧闭的城门和严阵以待的金吾卫,更多的是担忧。
方才那真的是禁军,还是何人假扮的?只匆匆一眼,林师也无法下定结论,但不论如何,看到那紧闭的大门后,他的心中还是了然,外面定然已经集结了大批人马。
宫中生变了。
“师兄!”
林师突然听见熟悉的声音,一转头,便看见叶语安朝他的方向跑来,看她来的路,应是方才去了医馆。
“外面.....有好多人,列成了阵,昨晚还没有,今天一早就出现了。”叶语安看上去甚是焦急,大冬天的早上急得额头上都浸出了汗珠,她扶住林师的胳膊,问:“发生了什么事?”
林师摇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他拍拍叶语安的后背,示意她先镇静下来,然后低声问:“你今早进的城?”
叶语安点头,说:“嗯,城门已经关上了,我轻功偷偷溜进来的,还好,没有被发现。”
林师又问: “城门什么时候关的?”
叶语安摇摇头,答道:“我没法计时,不知几时几刻,但从那些人马在城门外集结的时候,城门就已经被下令关上了。”
林师环顾四周,想着方才那往皇宫方向去的禁军,思考道:“有没有可能,是从侧门溜进来的。”
叶语安不知道谁从侧门溜进来了,但隐约猜想到林师所指的是门外的兵阵,于是说道:“以我所见是可能的,我能溜进来,说不定别人也有办法。”
林师看向她,问:“玉牌有没有带在身上?”
叶语安一愣,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问这个,但还是郑重其事地点点头,回答道:“在,一直都在。”
林师看着遥远城门处,缓缓开口,说:“你一直问的,那玉牌中的流光之意是何物,今天应该就有答案了。”
叶语安轻轻地“啊。”了一声,虽然没有完全明白林师这句话中的意思,但还是点点头:“嗯!”
......
廿信挡在宫门前,手下几十精锐站在他身后。
他擦干净手中的长枪,看着鲜血淌满地面的禁军尸体,发出同样的疑问:“城门落了?”
手下点点头,答道:“是,城门已经紧闭。”
廿信眉头紧皱:“他们怎么进来的?”
手下犹豫道:“这......许是哪处守卫玩忽职守,落了人进来,或是乔装打扮过,混进城里的。”
廿信叹了口气,没有再过多纠结,而是一步跨上马,指挥道:“列阵,准备迎敌。”
手下紧跟着上了马,道:“廿副将......”
廿信心里知道,他身后的这几十西北军精锐,饶是再骁勇善战,有实战经验,也是完全抵挡不过门外的禁军的。但东南和东北军的支援一时半会定是赶不来的,若此事不战,长安城内便再无人可战了。
身后长安城乃是皇城,要比那边城龙夷多上十倍百倍的百姓,天子皇宫坐落于此,长安不能沦陷!
大齐不能改姓王!
刘景珉一度怀疑王宪知究竟有没有此等魄力来让大齐改姓,最起码他从未打过拥自己上位的主意;刘景珉心想,除去嫁与李家的平山公主,还未及笄的文若公主,就只剩下拥帝刘相,他,还有......离王刘亦。
此时正值离王回京之时,王宪知究竟有没有打过拥离王上位的主意?王宪知的二女儿乃是后宫贵妃,但大女儿却是离王正妃,他有什么理由不簇拥离王上位?
若真是这样,那便解释了即使他在牢中,禁军也能有所动作的缘由!
因为表面上是王宪知掌握着禁军的实权,但实际上禁军听令于离王,更有甚者,听令于王党一派。
先帝故去,自己留守于岭南,以为岭南富庶便能高枕无忧,实际上真真是留了个好大的祸患。
......
林师和叶语安在街上,忽然听见身后疾驰的马蹄声,接着有百姓惊呼声响起:“西北军!”
“西北军来了!”
西北军?林师回头向后看去,见廿信纵马疾驰而来,往城门方向去,道路上驻足观看的百姓纷纷让出道路来。
廿信瞧见了他们二人,猛地勒住马,道:“快回去,锁紧门窗,谁来也不要开。”
怎的只有廿信一人,林师心中忽感不妙,问:“李将军呢?”
廿信神色沉下来,答道:“半夜急报,胡人突然撕毁条约,西北两座城池沦陷,他天还没亮就启程了。”
林师忽然间愣住了,末了他问:“长安城还有多少人可用?”
几十精锐朝着城门的方向行进,廿信朝他们的方向努努嘴,回答道:“都在这了。”
叶语安张大了嘴巴:“这.....怎么抵挡得住?!”
“那也要挡,不是么?”廿信故作轻松地朝她眨眨眼,“若是我此战不死,说不定就能加官进爵,摘掉副将的头衔了呢。”
叶语安根本没心思听他扯有的没的,眼看急得要哭了,问:“那柳木姐怎么办?”
林师比她镇静许多,他看向廿信,说:“给我匹马,我要一起。”
廿信想也没想就拒绝了,说:“就算蒋叔传给你的武功再神奇,再威力无穷,也不是在这种情况下能一骑当千的。”
林师迅速从袖中掏出玉牌,提起来,玉牌在朝阳的照映下折射出光点,林师问:“走头无路时,你有没有想过这个?”
廿信看着他手中随风微微摇晃的玉牌,先是一愣,随后从自己的胸口摸出雕松玉牌,同王宪知仿制的,眼下在刘景珉手中的那枚假冒的玉牌不同,这枚雕松玉牌通体透亮,若是此时是处于有月的夜晚,这枚玉牌便能散发出隐隐流光之意。
“我从未想过。”廿信看着玉牌,缓缓开口,“鬼兵......”
叶语安也拿出了她身上的梅花玉牌,看向林师,问:“要试一试么?我去唤柳木姐......?”
“总归殊死一战,不如试上一试。”林师看向廿信,似乎在询问他的意见,“前人留下的......也许有用呢?”
听到苏柳木的名字,廿信罕见地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点了头,说:“你说得对,总归殊死一战,再坏也不比眼下。”
林师想起,西北边陲村子里的那位拄着拐杖的古怪老翁,他说玉牌可以调遣他这样的人,林师知道他口中的“他这样的人”,指的便是鬼兵。
师父蒋子道留下的玉牌,留下的鬼兵,但也许这群人已经老了,故去了,或是有了家室而不愿再为天文道奔走于生死间了,那这鬼兵,也便再没有昔日的威力。
那古怪老翁也一样说过,这东西......现在已经没用了。
“备马。”廿信吩咐手下牵来了马,他看向朝晖中城楼那金灿灿的瓦顶,一字一句,说:“上、城、楼。”
......
“廿将军走了?”
“廿将军率兵去了正门。”刘景珉看着面前的拥帝,如实相告。
赵公公前去御膳房端送吃食了,这个时刻,不能贾与人手,必须得圣上身边最信得过的人亲自督行,再试过,以保圣上的安全,此来,赵公公身为先帝时就在身边服侍的,看着拥帝长大的管事,变成了最佳人选。
从御膳房端来几叠小菜做早膳,精巧的,装在烧陶瓷碟里,拥帝看了一眼,也没什么胃口€€€€这个时候胃里不犯恶心已经算好的了。
赵公公有些犯难,仗是久仗,长时不吃东西肯定是不行的,于是便好言相劝,道:“陛下,好歹吃些罢。”
拥帝皱着眉头,拿起那精巧的早膳,端详了少顷,又放了回去,摇摇头,说:“晨时没有胃口,午膳再说罢。”
赵公公应了声,又教人将那早膳原封不动地端了下去。
......
杨府内。
杨涧山早些时候被何书扶着回了府,看上去似乎有些急火攻心,苏柳木几味药下去,才将他的心神稳住,让下人收拾着睡下。苏柳木一刻不敢停歇,又紧接着趁着他睡着施了几针下去。
天已然大亮,杨涧山才慢慢睁开眼。
苏柳木和何书忙里忙外,守在旁边熬了个通宵,天快亮时才倚着旁边的椅子歪着头睡去,杨涧山醒来时,就要下床,一点点动静便吵醒了苏柳木,她忙站起身来,道:“杨大人,您醒了。”
杨涧山一点也没有睡醒的轻松感,他皱着眉头,问:“外面如何了?”
苏柳木答:“不久前有一阵马蹄声过,后来就没有了,听通报的下人说,城门已经落下了。”
杨涧山长叹一口气,又问: “陵南王呢?”
苏柳木一怔,问: “陵南王如何?”
“圣上让他守在侧。”杨涧山说,“他还在?”
这便是苏柳木不知情的了,杨涧山大概也是意识到了,吩咐属下去查探,又道:“若是他还在,将他劝走。”
何书看那属下领命离去,请教问:“杨大人,为何有意支开那陵南王?”
杨涧山看向何书,开口道:“昨日庆功宴圣上遇刺,你有所目睹。”
何书微微点头,等待他的下文。
苏柳木惊诧,倒吸一口冷气,问: “您的意思是......”
杨涧山赞赏般地看了苏柳木一眼,道:“眼下圣上身边只有陵南王,若是有心人做歹,那罪名,只有陵南王担了。”
第65章 鬼兵
苏柳木端了药碗,刚回了自己的房间,正心焦,便听见有一阵急促的声音传来。
“笃笃笃€€€€!”
苏柳木背对窗户,浑身一惊,猛然转过头去,抄起墙角的木棍。
什么人?竟能绕过杨府的暗线?
“你昨日拦我,是因为这个?”林师解开他口中的布条,问,“你主子要反。”
“不。”那人罕见地开口了,脸上同样是不可置信,“禁军,禁军入城了,大人失败了??”
林师眉头紧锁,听不懂他这没头没尾的是何意:“失败了?什么意思?”
“林公子!你不能出去!”那人还是昨日那番,只不过也许是因为“失败”,才终于舍得给出了解释,“王宪知在搜捕天文道的人,现在出去,禁军但凡认出了你,你就是死路一条!”
“你怎么……”林师咬住话头,问:“我如何信你?”
“你,你可以不信我。”那人双手被绑在一起,往脸上一顿乱抹,“大人一直在调查天文道,不论是一己之力,还是借陵南王之手,王宪知不仅手握禁军,还觊觎天文道的鬼兵,无论他怎么仿造天文道的令牌,都无法召来鬼兵,他得不到,也定不会让大人得到,所以……”
第64章 阴谋
听到鬼兵这个词,林师的脸色很不好看,问:“所以?他想做什么?”
那人情绪很是激动,喘着粗气,手腕被勒出一道血印,道:“上位,或是拥离王上位,不论何种情况,但凡他成功,不论是大人,你,或是陵南王,他都不会手下留情!”
那一阵马蹄声过后,屋外再次重归寂静,短暂的寂静后是人群的喧闹和议论声,林师几步上前,再次拉开院门,门前早已没有了禁军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邻里坊间的人纷纷探出头来,不明所以地相互询问道:“方才发生了何事?”
林师不顾身后那位被绑着的刺客的劝阻,小跑几步上了街,遥遥望去,长安城门已然紧闭了,也有居民跑到正路上,看见那紧闭的城门和严阵以待的金吾卫,更多的是担忧。
方才那真的是禁军,还是何人假扮的?只匆匆一眼,林师也无法下定结论,但不论如何,看到那紧闭的大门后,他的心中还是了然,外面定然已经集结了大批人马。
宫中生变了。
“师兄!”
林师突然听见熟悉的声音,一转头,便看见叶语安朝他的方向跑来,看她来的路,应是方才去了医馆。
“外面.....有好多人,列成了阵,昨晚还没有,今天一早就出现了。”叶语安看上去甚是焦急,大冬天的早上急得额头上都浸出了汗珠,她扶住林师的胳膊,问:“发生了什么事?”
林师摇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他拍拍叶语安的后背,示意她先镇静下来,然后低声问:“你今早进的城?”
叶语安点头,说:“嗯,城门已经关上了,我轻功偷偷溜进来的,还好,没有被发现。”
林师又问: “城门什么时候关的?”
叶语安摇摇头,答道:“我没法计时,不知几时几刻,但从那些人马在城门外集结的时候,城门就已经被下令关上了。”
林师环顾四周,想着方才那往皇宫方向去的禁军,思考道:“有没有可能,是从侧门溜进来的。”
叶语安不知道谁从侧门溜进来了,但隐约猜想到林师所指的是门外的兵阵,于是说道:“以我所见是可能的,我能溜进来,说不定别人也有办法。”
林师看向她,问:“玉牌有没有带在身上?”
叶语安一愣,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问这个,但还是郑重其事地点点头,回答道:“在,一直都在。”
林师看着遥远城门处,缓缓开口,说:“你一直问的,那玉牌中的流光之意是何物,今天应该就有答案了。”
叶语安轻轻地“啊。”了一声,虽然没有完全明白林师这句话中的意思,但还是点点头:“嗯!”
......
廿信挡在宫门前,手下几十精锐站在他身后。
他擦干净手中的长枪,看着鲜血淌满地面的禁军尸体,发出同样的疑问:“城门落了?”
手下点点头,答道:“是,城门已经紧闭。”
廿信眉头紧皱:“他们怎么进来的?”
手下犹豫道:“这......许是哪处守卫玩忽职守,落了人进来,或是乔装打扮过,混进城里的。”
廿信叹了口气,没有再过多纠结,而是一步跨上马,指挥道:“列阵,准备迎敌。”
手下紧跟着上了马,道:“廿副将......”
廿信心里知道,他身后的这几十西北军精锐,饶是再骁勇善战,有实战经验,也是完全抵挡不过门外的禁军的。但东南和东北军的支援一时半会定是赶不来的,若此事不战,长安城内便再无人可战了。
身后长安城乃是皇城,要比那边城龙夷多上十倍百倍的百姓,天子皇宫坐落于此,长安不能沦陷!
大齐不能改姓王!
刘景珉一度怀疑王宪知究竟有没有此等魄力来让大齐改姓,最起码他从未打过拥自己上位的主意;刘景珉心想,除去嫁与李家的平山公主,还未及笄的文若公主,就只剩下拥帝刘相,他,还有......离王刘亦。
此时正值离王回京之时,王宪知究竟有没有打过拥离王上位的主意?王宪知的二女儿乃是后宫贵妃,但大女儿却是离王正妃,他有什么理由不簇拥离王上位?
若真是这样,那便解释了即使他在牢中,禁军也能有所动作的缘由!
因为表面上是王宪知掌握着禁军的实权,但实际上禁军听令于离王,更有甚者,听令于王党一派。
先帝故去,自己留守于岭南,以为岭南富庶便能高枕无忧,实际上真真是留了个好大的祸患。
......
林师和叶语安在街上,忽然听见身后疾驰的马蹄声,接着有百姓惊呼声响起:“西北军!”
“西北军来了!”
西北军?林师回头向后看去,见廿信纵马疾驰而来,往城门方向去,道路上驻足观看的百姓纷纷让出道路来。
廿信瞧见了他们二人,猛地勒住马,道:“快回去,锁紧门窗,谁来也不要开。”
怎的只有廿信一人,林师心中忽感不妙,问:“李将军呢?”
廿信神色沉下来,答道:“半夜急报,胡人突然撕毁条约,西北两座城池沦陷,他天还没亮就启程了。”
林师忽然间愣住了,末了他问:“长安城还有多少人可用?”
几十精锐朝着城门的方向行进,廿信朝他们的方向努努嘴,回答道:“都在这了。”
叶语安张大了嘴巴:“这.....怎么抵挡得住?!”
“那也要挡,不是么?”廿信故作轻松地朝她眨眨眼,“若是我此战不死,说不定就能加官进爵,摘掉副将的头衔了呢。”
叶语安根本没心思听他扯有的没的,眼看急得要哭了,问:“那柳木姐怎么办?”
林师比她镇静许多,他看向廿信,说:“给我匹马,我要一起。”
廿信想也没想就拒绝了,说:“就算蒋叔传给你的武功再神奇,再威力无穷,也不是在这种情况下能一骑当千的。”
林师迅速从袖中掏出玉牌,提起来,玉牌在朝阳的照映下折射出光点,林师问:“走头无路时,你有没有想过这个?”
廿信看着他手中随风微微摇晃的玉牌,先是一愣,随后从自己的胸口摸出雕松玉牌,同王宪知仿制的,眼下在刘景珉手中的那枚假冒的玉牌不同,这枚雕松玉牌通体透亮,若是此时是处于有月的夜晚,这枚玉牌便能散发出隐隐流光之意。
“我从未想过。”廿信看着玉牌,缓缓开口,“鬼兵......”
叶语安也拿出了她身上的梅花玉牌,看向林师,问:“要试一试么?我去唤柳木姐......?”
“总归殊死一战,不如试上一试。”林师看向廿信,似乎在询问他的意见,“前人留下的......也许有用呢?”
听到苏柳木的名字,廿信罕见地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点了头,说:“你说得对,总归殊死一战,再坏也不比眼下。”
林师想起,西北边陲村子里的那位拄着拐杖的古怪老翁,他说玉牌可以调遣他这样的人,林师知道他口中的“他这样的人”,指的便是鬼兵。
师父蒋子道留下的玉牌,留下的鬼兵,但也许这群人已经老了,故去了,或是有了家室而不愿再为天文道奔走于生死间了,那这鬼兵,也便再没有昔日的威力。
那古怪老翁也一样说过,这东西......现在已经没用了。
“备马。”廿信吩咐手下牵来了马,他看向朝晖中城楼那金灿灿的瓦顶,一字一句,说:“上、城、楼。”
......
“廿将军走了?”
“廿将军率兵去了正门。”刘景珉看着面前的拥帝,如实相告。
赵公公前去御膳房端送吃食了,这个时刻,不能贾与人手,必须得圣上身边最信得过的人亲自督行,再试过,以保圣上的安全,此来,赵公公身为先帝时就在身边服侍的,看着拥帝长大的管事,变成了最佳人选。
从御膳房端来几叠小菜做早膳,精巧的,装在烧陶瓷碟里,拥帝看了一眼,也没什么胃口€€€€这个时候胃里不犯恶心已经算好的了。
赵公公有些犯难,仗是久仗,长时不吃东西肯定是不行的,于是便好言相劝,道:“陛下,好歹吃些罢。”
拥帝皱着眉头,拿起那精巧的早膳,端详了少顷,又放了回去,摇摇头,说:“晨时没有胃口,午膳再说罢。”
赵公公应了声,又教人将那早膳原封不动地端了下去。
......
杨府内。
杨涧山早些时候被何书扶着回了府,看上去似乎有些急火攻心,苏柳木几味药下去,才将他的心神稳住,让下人收拾着睡下。苏柳木一刻不敢停歇,又紧接着趁着他睡着施了几针下去。
天已然大亮,杨涧山才慢慢睁开眼。
苏柳木和何书忙里忙外,守在旁边熬了个通宵,天快亮时才倚着旁边的椅子歪着头睡去,杨涧山醒来时,就要下床,一点点动静便吵醒了苏柳木,她忙站起身来,道:“杨大人,您醒了。”
杨涧山一点也没有睡醒的轻松感,他皱着眉头,问:“外面如何了?”
苏柳木答:“不久前有一阵马蹄声过,后来就没有了,听通报的下人说,城门已经落下了。”
杨涧山长叹一口气,又问: “陵南王呢?”
苏柳木一怔,问: “陵南王如何?”
“圣上让他守在侧。”杨涧山说,“他还在?”
这便是苏柳木不知情的了,杨涧山大概也是意识到了,吩咐属下去查探,又道:“若是他还在,将他劝走。”
何书看那属下领命离去,请教问:“杨大人,为何有意支开那陵南王?”
杨涧山看向何书,开口道:“昨日庆功宴圣上遇刺,你有所目睹。”
何书微微点头,等待他的下文。
苏柳木惊诧,倒吸一口冷气,问: “您的意思是......”
杨涧山赞赏般地看了苏柳木一眼,道:“眼下圣上身边只有陵南王,若是有心人做歹,那罪名,只有陵南王担了。”
第65章 鬼兵
苏柳木端了药碗,刚回了自己的房间,正心焦,便听见有一阵急促的声音传来。
“笃笃笃€€€€!”
苏柳木背对窗户,浑身一惊,猛然转过头去,抄起墙角的木棍。
什么人?竟能绕过杨府的暗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