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18kanshula.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端王府,李恪和王府属官聚在一起,也在议论这件事。
  一名头发灰白的老属官提醒李恪是否暂时收手,毕竟朝野间议论纷纷,难免会让人想到这件事背后有推手。一旦让宣宗怀疑有人在故意陷害晁皇后和太子,他们之前所做的一切就都白费了。
  “过犹不及。”老属官如是说。
  其余几人也随声附和,赞同这种说法。
  李恪垂眸思索,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一块白玉镇纸。镇纸色泽莹白,质地细腻如脂,仰头咆哮的姿态,让他想起前些天抱在怀里爱不释手的小白虎。
  他的唇角挑了挑,“还不够。”
  一屋子手下都看着他。
  李恪轻轻吁了口气,“如果不是阴差阳错之下,有人戳破了太子暗地里做的那些事,圣上绝不会对他们母子起疑心。对他们母子两个,圣上是很信任的。”
  “这一次紫宸殿出事,让圣人知道了他们与术士往来密切,进而生出疑心,让人去查他们母子。如果查来查去,查到的不过是一些勾结术士、连通大臣这样的事……”
  李恪驳回了老属官想发言的要求,继续说道:“……我不是说这样的罪名不严重,而是说,这两个罪名圣上已经知道了,他对此心中有数。如果他手下的人始终查不到新的证据,慢慢的,圣上会觉得只是如此,不过如此……到这个时候,这两个罪名在圣上的心目中就变得没那么有分量了。”
  老属官若有所思。
  “圣上与晁皇后是患难夫妻,感情是很深的。在他心目中,晁皇后与天下女人都不同,太子也和所有的儿子都不同。”李恪很冷静的将他对帝后之间的关系剖析给自己的心腹,“或许在他心中,晁皇后所做的一切都是情势所迫,是不得已。只要他对晁皇后还抱有这样的想法,太子之位便安如磐石。”
  李恪轻轻叹了口气。
  他的母妃曾是后宫女官,一直到宣宗登基之后,才母凭子贵,受封为德妃。
  她以前的日子也不好过€€€€圣上和晁皇后的日子都过不好,她一个庶妃,日子只会比他们夫妻更艰难。
  德妃年纪轻轻的时候就落了一身的毛病,天一冷腿脚就疼痛难忍。
  但在宣宗心目中,陪着他一起过苦日子的,只有晁皇后。
  他只看到了晁皇后。
  患难夫妻……
  李恪嘲讽的笑了笑。
  他很早以前就知道,宣宗在看待晁皇后和太子的时候,是戴着一层神奇的滤镜的。再加上那对母子俩演技也十分了得,这就导致在宣宗的心目中,晁皇后母子俩几乎是没有缺点的€€€€就好像看到他们母子身上有了瑕疵,他引以为傲的、传奇般的过往也有了瑕疵,变得不那么完美了。
  若不是宣义坊青龙现世引发了朝野热议,宣宗只怕仍会继续自我催眠,看不到晁皇后和太子背着他做下的荒唐事。
  这是千里长堤上出现的第一个蚁穴。
  由此开始,笼罩在晁皇后母子身上的完美无瑕的遮羞布终于开始褪色了。
  第212章 阳丰观
  端王觉得, 这是老天赐给他的机会。
  “还不够。”他的手指在案桌上敲了敲,“还得放点儿新鲜东西出去。”
  旁边的属官忙问,“什么新鲜东西?”
  “超出圣上想象力的东西, ”李恪微微一笑, “让他惊诧‘原来她做过这样的事’的东西……只有让他意识到,尊贵的皇后娘娘并不是他记忆里那个温柔善良、陪着他一起熬过苦日子的女人, 他甚至从未真正了解过她……他才会正视他们母子俩犯下的错。”
  李恪的眼底浮起一丝冷酷的神色。他就是要扒下晁皇后裹在身上的那层人皮,让圣上看清楚自己爱重了这么多年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他和母妃这么多年来明里暗里遭受多少算计多少折磨, 一次又一次的死里逃生……这些他从来都没有忘记过。
  老天有眼,终于到了清算的这一天了。
  从山底下爬到半山腰的时候,天晴了,笼罩在半空中的灰色雾霭慢慢散开,露出了阳丰山真实的模样。
  秦时抹一把额头的汗珠, 脱下大氅搭在马背上,牵着缰绳继续往山上走。他的前后都是和他一样装束的缉妖师, 前面的人已经走到了山路转弯的地方, 秦时还看见章宪回过身跟他们摆手。
  秦时前后张望了一下, 始终没有看到贺知年, 心里稍稍有些泄气。
  这是他来到这里的第一个春节,没想到先是夜琮那个熊孩子离开,接下来又是皇家这些没完没了的麻烦事, 搞得他还没好好休一个年假, 又被牵出来加班了。
  阳丰山是当地人的叫法, 从地理位置上推断,它应该是属于骊山的支脉。刚才上山的路上, 就有熟知地形的人指着远处层层叠叠的山峰告诉他:皇家行宫就在那里。
  秦时反应了一会儿才想到所谓的皇家行宫不就是后世著名的景点华清池嘛。那他应该是来过这里的。但他看来看去,也没有从山势、周围的景色当中搜寻到什么熟悉的痕迹, 只能在心里暗暗叹一句物是人非。
  他们一行七人昨天夜里接到了命令,一大早,城门刚开的时候就在通化门外集合,一路疾驰到了阳丰山下的时候也不过辰时刚过,听说左神策军比他们早一步出城,这个时候已经包围了阳丰观。
  秦时猜测裴元理已经从云家人那里拿到了阳丰观的罪证。如此一来,云家上下也算是戴罪立功了吧?
  秦时对云家人的感觉有些复杂,便不再想他们。
  除了裴元理带领的左神策军,一起行动的还有魏舟。魏舟脚程慢一些,走到半路的时候被秦时他们几个给追上了。
  一道白光从山路转弯的地方飞了出来。
  秦时听到一阵欢快的啾啾叫声。自从狼王走后,小黄豆失去了时刻陪着它的玩伴,虽然有狼王留下的“很快会见面”的承诺,它还是有些打蔫,直到魏舟带着李飞天搬回贺家,它跟李飞天凑到一起,这才又重新高兴了起来。
  狼王已经走了三天了,也不知现在走到哪里了……
  “爸!”小黄豆喊他,“前面就是阳丰观了!贺叔让我告诉你们,裴大人的手下让你们快点过去!”
  秦时和他的队友们听到这话,知道这是有什么发现了,连忙加快了脚步。
  阳丰观就建在半山腰,上山的路经过数次修整,平整宽敞,容易积雨水的路段都铺了青石板,并不难走。而且山路每隔一段就有建好的茶水棚,听说香客多的时候,茶水棚不光能供人休息,还有道观的师父们提供免费的茶水,十分周到。
  其实道观本身不算太大,在秦时看来还不如普通的学校那么大,但周围林木环绕,景色十分清幽,确实有那么几分神仙洞府的感觉。这会儿道观周围已经被裴元理带来的左神策军给包围了,秦时他们赶到道观门口的时候,正好看到道士们被捆成了长长的一串,被军士们驱赶下山。
  这些人都要带回去问话,之后再视情节轻重做出相应的惩处。
  道观中各处都有士兵把守,魏舟举着罗盘几番试探,然后带着人绕过主殿,朝着后院走去,“我记得后院有个藏书阁?”
  后院确实有一座藏书阁,上下四层高,周围是开阔的广场,避水避火,非常清净。藏书阁周围也有士兵把守,领头的还是秦时的熟人,一起在宫里挖过井的刘都尉。
  刘都尉刚安排好手下去后门外勘查,转身时看见了秦时,远远的冲着他摆了摆手,算是跟他打了个招呼,又指了指藏书阁的方向。
  秦时起初不明白他这样的手势是什么意思,走近两步才看到贺知年从藏书阁里走了出来,这才反应过来,刘都尉是想告诉他,镇妖司其他的人已经先来一步了。
  贺知年和魏舟嘀咕几句,走了过来对秦时他们几个说:“藏书阁底下可能有暗室,要想法子起开看一看,大家做好准备。”
  秦时想起掖庭中的那口枯井,头皮麻了一下。
  秦时很快发现藏书阁这样时常有人维护的地方,跟掖庭中荒凉的庭院不同,也并不用他们使什么蛮力,屋中自有出入的机关,魏舟没怎么费力就找到了机关,进而打开了地下的暗室。
  暗室的门在藏书阁一侧的楼梯下方,很不起眼的一个位置。魏舟指挥贺知年打开暗门之后,先点了符纸试验一下暗室里的空气,然后才带了几个人下去探一探究竟。
  这里不像掖庭的井下,也不像富贵人家贮藏金银珠宝的那种密室,它更像是一间可以供人躲藏的地下室,不但有床铺、案桌、还有摆满书籍的书架、文房四宝和一口装着男人衣衫的木箱。木箱中有道袍,也有普通样式的袍服,质地精美,只是年深日久,布料都有些泛黄发脆了。
  地下室还有一口透气窗,一直通向藏书阁外的台阶下。出口处有茂密的灌木做遮掩,寻常有人从那里经过,是注意不到这里还有个出口的。
  这条透气的通道宽窄不足一尺,透气,却不足以让一个人通过。
  魏舟翻了翻案桌上的书本,又抹了一把桌面上的浮尘,对身旁的人说:“少说也有三四年的时间没有进来过人了。”
  魏舟手中的罗盘上似有一条亮线忽隐忽现,魏舟转向床榻的方向,招呼秦时过来帮着他把床榻拆开。
  他们在床下发现了一口木箱,箱子里整整齐齐地叠放着几张又干又硬的蛇皮。
  秦时自己养着水兰因,也亲眼看见过它蜕皮。当时只觉得它小小一只,拼命要挣脱旧皮的样子十分的可怜可爱。但他看到掖庭井底的蛇蜕和这口木箱里干硬的蛇皮,却觉得五脏六腑都在翻腾,有点儿想吐。
  魏舟扫了一眼秦时,“是同一个。”
  蛇皮干硬,很多地方都已经朽坏了,不小心碰到,就会掉落下碎渣。即便如此,也看得出这是个庞然大物,身体舒展开来的时候,几乎能把这间地下密室填满。
  “衣服上还有残留的妖气,很淡。”魏舟的眉头也皱了起来。他不能确定曾有什么人(或者妖)在此地养蛇,还是说有大蛇成精,利用这个地方来淬炼本体。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这里已经荒废了,许久没有人来过。
  “那些道士或许知道什么。”秦时提醒他。
  魏舟点点头,自言自语道:“原来那条蛇离开了掖庭之后,被送到了这里。”
  都说阳丰观养妖,如今证据这一环也算是拼上了。魏舟思索了一下,觉得顺着阳丰观、水月观和紫宸殿的关系,这蛇妖的事情也会顺理成章的跟晁皇后扯上关系。
  或许这就是真相也不一定。
  地下室不大,又许久没人来过,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生活痕迹。魏舟再没找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便带着他们退出地下室。
  山野间似有疾风刮过,树林飒飒作响。
  秦时只觉得意识海中有什么东西涌动了一下,他听到秦团子的声音带着几分睡意未醒的含糊对他说:“秦时,这里不对劲。”
  “什么?”秦时诧异。
  魏舟回头看他,不明白他突然冒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秦团子说:“这里有古怪,有什么东西在作祟,差点儿就把我给拽出去!”
  秦时内视意识海,见翻涌的能量团已经影影绰绰现出了秦团子的身形。他在长明殿里吸收结界中的金灵力太过急促,能量潮再一次将秦团子冲散了。直到这么些天过去,它才勉强将这些灵力吸收了七七八八。
  秦时顾不上跟自己的老友寒暄,连忙将秦团子的发现告诉了魏舟。
  魏舟有种醍醐灌顶之感,“难怪一进后院就觉得心绪浮动,灵力不稳,还以为是自己浮躁了……”
  他也是修行者,修为虽然比不上秦时,更没有精神体在察觉异样的时候给他报警,但到底是道门中人,一经秦时提醒,他立刻察觉了周围的诡异之处。
  “确实有阵法。”魏舟用脚尖踢了踢地面上镶嵌在石板之间的碎石,“这里头有一些灵石€€€€就是能够暂时存贮灵力的小法器。这些东西天然的也有,极为少见,大多数都是修行者自己炼制的。还好年代太久,灵石中灵力差不多要耗尽,阵法也几乎失效了,我们这些人运气都还不错。”
  秦时问他,“若是阵法没失效呢?秦团子会被吸走吗?”
  “或许会。”魏舟转身又往藏书阁里走去,他像是有了新的想法,大步流星沿着藏书阁里的楼梯拾级而上,一直走到了最高一层。
  顶层的面积要比楼下略小一圈,靠墙一侧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书架,当中有案桌,和地下密室一样,摆放着文房四宝等物。相比较地下密室,这里要干净一些,看得出经常有人上来收拾。
  魏舟走到窗边,抬手推开了窗户。
  “你们来看。”他说。
  第213章 为了活命
  秦时凑到窗前, 就见从高处望下去,藏书阁周围开阔的广场上出现了一副十分繁复的图案,翻卷如水波一般, 一波一波朝着广场中心位置的藏书阁汇聚。
  那是由镶嵌在石板之间的碎石小径组成的。
  “聚灵阵?!”秦时不确定的转头去看魏舟, “是聚灵阵?”
  “是聚灵阵。”魏舟点点头,他有些惊讶, 却又仿佛在意料之中,轻轻吁了口气说:“阵眼就是藏书阁。无论是顶楼还是地下密室, 这个布下阵法的人都能从阵法之中吸收灵力,提升自己的修为。”
  “阳丰观养妖……”秦时问魏舟,“他们是抓了妖,用妖族的灵力来哺育这个修行者?”
  魏舟脸色阴沉,“恐怕不止如此。你刚才不是说, 秦团子也受到了触动?”
  秦时,“……”
仙侠修真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