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也附议。”</br></br> “附议。”</br></br> 一时间,不少人站出来推荐张丞相,而作为被推荐的张丞相面有谦逊。</br></br> “不可,本相不能……”这话听着想要推辞,还没说完就被人打断。</br></br> “丞相,这事情除了您,其余人我们不放心啊。”</br></br> “是啊,要是定国公在汴京我们还能商量一下,现在这情况,只能张丞相您上了。”</br></br> 支持的人越来越多,反对的人不是没有,可说不出更好的提议,反对的声音也就被淹没了。</br></br> 就在这些朝臣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一身盛装的皇后款款而来。</br></br> 她的手里,还捧着一份圣旨。</br></br> “诸位大臣的心意,本宫清楚,这件事情陛下早就准备。”</br></br> 皇后无视那些朝臣震惊的眼神,看了一圈将圣旨递给张丞相。</br></br> “前不久,陛下身体有些不适,太医虽说无大碍,可陛下不放心,留下这一道旨意,以备不时之需。”</br></br> “此旨意,一份交给本宫保管,一份藏于陛下寝宫中,这一点,宁公公可以作证。”</br></br> 宁公公是帝王身边最忠诚的内官,很多大小事情都过了宁公公的手。</br></br> 张丞相看向宁公公。</br></br> 刚刚很多人在推选时,宁公公一直保持沉默。</br></br> 这会对上张丞相的眼神,宁公公才开口:“确有此事。”</br></br> 他进入寝宫随,打开暗格,取出那份圣旨,交由张丞相鉴定。</br></br> 张丞相自然熟知帝王的笔墨,上面是帝王的亲笔字。</br></br> 这是一道立三皇子为储君的旨意,还交代,如果陛下出事,朝中事情都交给三皇子来定夺。</br></br> 圣旨传阅下去,很多人面面相觑,在这之前,他们根本没有听到这风声啊。</br></br> “此事不可!”</br></br> 有人断然开口。</br></br> “怎么,你是想违抗圣旨吗?”皇后冷声说着。</br></br> “不是,微臣不敢,只是如今贵妃娘娘还没洗清身上的嫌疑,而三皇子是贵妃之子,若是将国事托付给三皇子,怕也是难以服众。”</br></br> 贵妃仍旧在刑部大牢中配合后续的调查,但并非作为嫌疑人,如今大牢被宋凌阳的人把手,有人想去探查情况,也很难打听到一二。</br></br> “长公主身边丫鬟的证词,足以证明贵妃的清白。”</br></br> “本宫信贵妃,陛下也相信三皇子,不过诸位大臣的考虑也有道理。”</br></br> “这样,国事依照陛下的意思交给三皇子做主,且由张丞相在一旁辅佐如何?”</br></br> 皇后这提议很多人没想到。</br></br> “这……”</br></br> “那也只能这样了。”犹豫一番,只能妥协。</br></br> “臣领旨。”一直保持缄默的张丞相微笑躬身行礼,接下旨意。</br></br> 此事安排妥当,就在皇后准备离开时,外面脚步声传来。</br></br> “报,急报!”</br></br> 步履匆匆而来的是个武官,他手里还拿着千里加急的折子。</br></br> “不好了,不好了,水云国那边集结兵马,攻打边关了。”</br></br> 那武官进来后,还被绊倒,来不及整理衣冠,爬起来后,看看屋子里的情况,对方将折子交给皇后。</br></br> 皇后接过折子的手都是颤抖的,她翻看看几眼交给其余官员。</br></br> “去,让三皇子过来,另外宣召所有朝臣来议事。”</br></br> 帝王中蛊,边关起战乱。</br></br> 急报入京,本该欢聚一堂的年三十,终究是提不起那喜气来。</br></br> 杨家,江云亭已经回来。</br></br> 这个时辰,杨家人正在准备年宴的东西,江云亭看着秋池送过来的信,干脆去找了自家外祖父。</br></br> 书房中,江云亭只是隐晦说了一些,让外祖父吩咐下去,这段时日,杨家人不要随意外出。</br></br> 她想到沈遇的计划,在看个那些藏匿在爆竹和烟花声中的肃杀之气,江云亭颇有一种风雨欲来的紧迫感。</br></br> 是非成败,在此一举。</br></br> 这一夜,不少官员家中顶梁柱都在皇宫中商议大事。</br></br> 一道道加急的消息送出去,粮草输送,战力分配。</br></br> 唯一能让他们安心的是,定国公镇守在边关,有这种定海神针在,只要瞒住陛下昏迷不醒的消息,朝中也不会太乱。</br></br> 张家,书房。</br></br> 张丞相坐在椅子上,看着站在窗户边的张千山,神色淡淡。</br></br> “我儿,你有什么看法?”</br></br> 桌子上,摆放着一局残棋,捏着棋子的张丞相始终无法落子。</br></br> “父亲,就算陛下留下了旨意,可那三皇子终究是羽翼不丰,父亲您经营这么多年,早就根深蒂固。”</br></br> “那些人的想法,也是您一句话的事情,再加上老师的帮助,大事可成。”</br></br> 张千山回头,恭敬看着张丞相。</br></br> “哦,你当真这么想?”张丞相这话像是别有深意,他看着张千山的眼神格外锐利。</br></br> 可在张丞相面前,张千山面色不变。</br></br> “自然,孩儿很久之前就和父亲您说过,前朝是前朝,早已过去,如今百姓安乐,复国也是无用。”</br></br> “可仇恨仍在,我们颜家人,只是想拉他们下马,至于最后上位的是谁,我们不在乎。”</br></br> “这个想法,现在也是一样。”</br></br> “老师让我带话给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边关那边会有人牵制,保证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那定国公都没可能带兵回朝。”</br></br> “您可放手一搏。”</br></br> 第276章 栽赃嫁祸</br></br> 白云巷停了一辆马车,马车帘子拉的结实,看不到里面什么人。</br></br> 到了地方后,车夫将车门打开,有个姑娘走了出来。</br></br> 衣裳布料好,姑娘的身材也好,就是帽围遮住长相,让人多了几分联想。</br></br> 姑娘的步伐很快,看了眼前方的屋子就推门进去了。</br></br> 屋子里,灰尘有点重,看起来很久没打扫过。</br></br> 来人有点疑惑在屋子里走了走。</br></br> 桌子上还摆放着一些书籍,其中一本是打开的,纸张上落下一层灰,就连不远处的床上,那被子也是灰扑扑的。</br></br> 这一看,就知道这屋子里很久没人居住了。</br></br> “怎么会?”</br></br> 来人喃喃闻着,帽围遮住满是疑惑的脸颊,她还请想清楚,就听到外面传来的的动静。</br></br> 脚步声很多。</br></br> 送自己来的那个车夫喊了一声。</br></br> “谁啊,干什么的,你知道……”</br></br> 车夫的嘴巴被捂住了,后续的话,就剩下不明所以的呜咽声。</br></br> 脚步声在靠近,门是开的,她自然看到身穿官服的官差。</br></br> 怎么回事?</br></br> 她有点茫然。</br></br> 后退几步,腰身撞上桌子,恰好将一本书撞下来,那本书下面压着的东西也裸露出来。</br></br> 是一块木头打造的令牌,背面朝上,下方雕刻着一个奇怪的形状。</br></br> 那是柏树果实,可她认不出来。</br></br> “将她拿下。”</br></br> 官差一拥而上,可没怜香惜玉的想法,手段粗暴的很,她下意识想要挣扎。</br></br> “你们想做什么,为什么要抓我,我是……”</br></br> 帽围在挣扎中掉下,露了下方那张惊慌失措的脸,正是张蕊儿。</br></br> “我管你是谁,你可知道这是什么地方?”</br></br> 带队的那人见到张蕊儿也是一愣,随即怒喝。</br></br> “这里窝藏前朝罪犯,你来这是做什么的?”剑张蕊儿手里还拿着一封信,队长眼神一冷。</br></br> “这是什么,交出来!”</br></br> 张蕊儿想躲,身体被人按住,信封被抽走了,队长将其打开,在看清楚里面的东西后,脸色很古怪。</br></br> “张姑娘,你可知道这里面写了什么?”</br></br> 他给了个眼神让人去通知。</br></br> 这里是他们之前找到的一个据点,蹲伏很久了,就看这里还有没有人来。</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