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霁关上窗,从书箱里抽出一本卷边的书,说:“我教你背诗。”</br></br> 他教鹦鹉背诗不单单是乏味地重复,给鸟解释诗词的典故,若是涉及某个地方,再引申一下这个地方有什么好吃的,鸟听得津津有味,不时问一句:你吃过吗?</br></br> 船在海中行,水里浪花翻滚,船体起伏不定,浪声伴着轻微的摇晃幅度,海珠睡得格外沉。被喊醒时她眯缝着眼,灿烂的金阳从半敞的窗子里漏了进来,日中了,天也热了,她盖着被子睡出了一身汗,浑身懒洋洋的不想动。</br></br> “起来转转,待会儿要吃饭了。”韩霁拉起她,“喝水吗?”</br></br> 话是这样问,温热的茶盏已经递到嘴边了,海珠借着他的力道喝两口,茶水入喉,人清醒了。她穿上鞋出门,广阔的海面入眼,雪白的海鸥低空盘旋,带着水汽的风扑面,她顿时来了精神。</br></br> “岛已经看不清了。”她说,站在船上回看,海中的岛屿已成了个模糊的黑点。</br></br> “海珠,来钓鱼。”鸟在船尾喊。</br></br> 韩霁带着鸟已经钓半个时辰了,船速过快,没有鱼吞钩,倒是钩起了一丛海带,喂老龟了。</br></br> 这艘船只装载了半船货,船上就韩霁和海珠带着厨娘和舵手,没有其他人,两人举止行事不用顾及旁人,吃饭时就在船板上吃,吃不完的饭倒船尾喂海鸟,海鸟吃上两嘴就跟着船跑了,飞累了落在船舷和船板上,好奇地打量羽毛绚丽多彩的鹦鹉。</br></br> 船上的时间充裕,没事做的时候海珠就执笔写书,写到会发光的水母、章鱼和鱼虾,她甚至用炭块画下来,再由擅长作画的韩霁加工一番腾抄在纸上,按她的描述上色。</br></br> “啧啧,了不得,会打仗,会读书,会作画,懂战术擅诗词,你小时候学了多少东西?”海珠捧着脸佩服地看着眼前作画的人。</br></br> 韩霁噙着笑,说:“更多的是耳濡目染,我对诗词歌赋不擅长,作画也只懂皮毛,小时候跟长命一样,学武、读书,真正派上用场的本事多是在沙场上积累下来的经验。好了,你看看,跟你见过的鱼是不是一样的?”</br></br> 黄色方鱼,黄皮带黑色圆点,是商船运来的芒果的颜色,表皮带着黑斑。海珠欣赏一番,待染料干透,她拿起毛笔,说:“明珠,碾墨。”</br></br> “好嘞。”鸟抓起墨条,指使道:“加水。”</br></br> 韩霁从顺如流倒几滴水进去,看海珠沾墨后执笔写字:生活在海底,寻常不多见,单鱼独自生活,有毒,释放出毒素的时候它自己也会中毒而亡。故若赶海遇到死亡的箱鲀,绝大多数带毒,不可食不可碰。</br></br> ““它自己”三个字改为“其””,既然写书就别像聊天一样。”韩霁忍不住出声指点。</br></br> 海珠不理他,自己写自己的,落下最后一个字,她用镇纸压住纸张晾墨,起身活动身体,警告道:“不准碰我的墨宝。”</br></br> 韩霁忍俊不禁,不碰就不碰,他另拿宣纸题字,写篇短文调侃海珠再三不听劝。</br></br> 日落黄昏时,船在临近的码头停靠,此时已出了广南,船上的人去岸上补充淡水和食粮后又回到船上,晚上就在船上过夜。</br></br> 日落停船,天亮扬帆,第二天的傍晚又绕过一座岛,天亮再扬帆,船就偏了方向往东北方向行。</br></br> 元宵节这日,官船就近停靠,船上的人穿上厚棉袄上岸,船上的行商扛着货下船,交了过路费就进镇摆摊卖货。从琼崖运到广南的椰器和藤椅广受欢迎,广南本地的干菜和盆栽的韭菜也很是畅销,冬天未过,北方的渔村蔬菜少见,遍地凋零之色。</br></br> 海珠跟韩霁在街上逛,沿海的渔村大多相似,风里的味道都是一样的,没什么看头。若要去府城,还要雇驴车多行一天。</br></br> 回到船上,两人将带来的花灯点燃挂在船上,三十来支灯笼照亮了船,也引来了人,寒风凛冽的海边倒是热闹了一阵。</br></br> 鹦鹉穿着套翅膀根的薄棉夹躲在舱里顺着窗户往外看,灯笼在寒风里摇曳,光晕落空,照不进海水里,它探出脖子看一眼,尖叫道:“真冷啊真冷啊。”</br></br> 海珠抽着鼻子进来,说:“关窗,入夜了真冷。”</br></br> 鸟抬爪关窗,下一瞬,厨娘送了热水进来,它稚声稚气道:“多谢~”</br></br> “哈哈,不谢。”厨娘乐呵着出去了。</br></br> 海珠舀水洗脸,再抹上厚厚的香脂,说:“过来洗爪,今晚早点睡,明天坐驴车去府城玩,你还没见过小毛驴吧?”</br></br> “鸟见过大象。”</br></br> “明天带你见驴。”</br></br> 鸟洗干净爪子,再擦擦屁股毛,海珠反手扔它到床上。她出去倒水的时候韩霁上来了,两人一起泡脚,收拾干净了钻进塞了汤婆子的被窝。海珠缩在他怀里,寒夜里抱在一起睡觉,听着海上的浪声和风声,在这个小舱房里,她莫名觉得安心和温暖。</br></br> 夜里韩霁睡热了,他踢走汤婆子,床尾的鸟被他蹬醒了,它翻出窝,从人身上走过去,探究地问:“做噩梦了?”</br></br> 韩霁不理它,它又嘀咕几声,踩着被子从人身上走到床尾,用鸟喙勾住蹬开的被子,使出全身的劲拉扯被子盖住露在外面的脚,这才回窝睡觉。</br></br> 韩霁闭着眼勾起嘴角,有这一遭,天亮起床后他清理床底的鸟屎也没嫌弃。</br></br> 行商要去府城进货,韩霁换身粗布衣裳,跟海珠带着鸟混在行商里坐毛驴去府城,下船前再三交代,嘱咐鸟不能开口说话,它挺听话,一路老老实实的,有人的地方就不说人话。</br></br> 坐驴车去府城买布匹,此地毗邻江南,绸缎铺子里的布匹和绣样精致,不论是北上还是南下,衣裳鞋袜、荷包团扇都极受欢迎。</br></br> 韩霁清楚北地的情况,北地苦寒,粗布麻衣和厚实的棉袄更受欢迎,他让不清楚情况的行商退掉荷包团扇和浅口鞋袜,都换成棉衣棉被。他给自己和海珠也又添两身棉袄棉袍,在府城逛了一圈,买了一车吃的喝的,也决定了要在这里买两个铺子。一是可以接应广南的行商,二是位置便利,从北方买了皮毛在这里招人缝制,再转手跟船卖去北方,来回倒手就是银子。</br></br> 在府城逗留一天,离开后继续扬帆北上,又行五天,岸上出明晃晃的雪影。</br></br> 夜半时落了雪,雪花落入大海寂静无声,船板上倒是积了一层雪。</br></br> “下雪了!”前侧方两艘船上的行商推开舱门,门外就是积雪,他们兴奋地大声嚷嚷。</br></br> 鸟闻声而起,它从门缝往外看,大声嚷嚷吵醒海珠和韩霁。海珠下意识弹坐起来,她急忙下床。</br></br> “做什么这么急?”韩霁拉住她。</br></br> “我的龟……”</br></br> “昨夜不是搬上来了?在隔壁舱房里,你睡忘了?”</br></br> “好像是的。”海珠冷静下来,真的是睡懵了。</br></br> “不是好像,是我亲手搬上来的。”韩霁拖她进被窝,说:“再躺一会儿再起。”</br></br> 但他低估了南方人对雪的好奇,海珠一个打挺又坐了起来,她穿上厚实的棉衣,戴上棉帽又给鸟套上厚棉夹,把鸟塞进衣襟里开舱门出去了。</br></br> 厨娘正在铲雪,听到开门声红着鼻子说:“少夫人,我铲两桶浮雪烧水洗脸,你再等一等啊。”</br></br> “好,我不急。”海珠踏进雪里,她从船舷上捻撮雪,表层结了层薄冰,在她手上转瞬就化成水了。</br></br> “这就是雪?”鸟问。</br></br> “嗯,没见过吧?”</br></br> “没有。”鸟往她衣襟里缩了缩。</br></br> “没见识。”海珠笑嘻嘻地骂,“我就见过。”</br></br> 鸟哑口无言。</br></br> 韩霁穿着整齐出来了,他拿起扫帚开始扫雪,他担心雪化了结冰,人一出门就摔跤。</br></br> 船帆扬起,官船继续在大海上航行,行至中午靠岸,岸边的海水结了冰,头船上的兵卒用船橹砸冰开路,船要补充淡水和肉食,顺道再卖些货。</br></br> 海珠跟韩霁没下船,她站在舱外往东看,雾茫茫的大海上什么也看不清。</br></br> “再往东就是倭国。”韩霁说。</br></br> “距离我们这里远吗?”海珠问。</br></br> “不清楚,我也没去过。”</br></br> 海珠闻言抬头,韩霁看明白了她的意思,说:“那里比较乱,据文书记载,巴掌大的地方上就有七十余个部落,相互蚕食鲸吞再壮大。”</br></br> “也就是说我朝有人去过?”</br></br> 韩霁点头。</br></br> “我们也去探探情况,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海珠说。</br></br> 韩霁不清楚她在好奇什么,可能就是想去这片海域的深海看看,他思索片刻,说:“我们不登岛,只是去深海转一圈,看过了就南下,我们已经出来快一个月了。”</br></br> “行。”海珠只是想起海豹的栖息地在那边,听说还有海豚湾,有海豹有海豚,虎鲸群或许会长驻这边。</br></br> 韩霁让舵手开船靠岸,船上补足淡水,肉菜也备齐,先紧着这艘船上的货卖,卖空了就中途改道往东去,另外两艘船继续往北。</br></br> 船上多了十个兵卒,另外的住舱里住上人,韩霁就是跟海珠同睡也不敢再折腾,夜里规规矩矩的。</br></br> 船在海上行了三日,远处的岛露出模糊的轮廓,海面上竟然出现了浮冰,海珠知道不能再靠近了,船头撞上浮冰挺危险。</br></br> “明天就南下吧,等秋天的时候再来看。”晚饭时海珠说。</br></br> “你要看什么?”韩霁随口问。</br></br> “想看看这片海域里生活着什么动物。”</br></br> “那以后再来,反正我们能活很多年。”</br></br> 海珠笑,是啊,还能活很多年,偶尔折腾一下也挺有意思,没有冒险哪来的机遇。</br></br> 天黑了,舵手降帆,兵卒将船锚投进海里固定位置,免得船被海风吹走了。</br></br> 人都睡了,海上突然沸腾了,海底的鲸鱼、海豚、鲨鱼、海豹以及成千上万的鱼群奔散往南逃,漆黑的海面上浪声滔天,虎鲸群的鸣叫声被削弱了许多。</br></br> 睡梦里的鸟突然睁眼,它从窝里飞出来,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在屋里乱飞,它焦灼地喊醒海珠,“快跑——”</br></br> “跑什么?做噩梦了?”韩霁点亮灯笼,说:“天还没亮,继续睡。”</br></br> 鸟飞去撞门,又去撞窗,几乎是尖叫着要逃命,嘴里一会儿鸟叫,一会儿有夹杂着模糊的人话。海珠觉得不对劲,她穿上衣裳拎着灯笼开门出去,海上的风好像有些大,听到隔壁“咚”的一声,她开门进去,是老龟爬出水盆了,它呲着牙一口凶恶相,跟鸟一样像是疯了。</br></br> “我刚刚在海里好像看见东西了。”惊醒的兵卒说。</br></br> 韩霁提着灯笼走到船尾,正好瞥见一抹黑鳍极快地划过,转瞬就没影了,这个形状他眼熟,是虎鲸。</br></br> “拉船锚,开船,估计海底要发生地、地龙翻身。”海珠猜测。</br></br> 船上的人闻言顿时清醒,胆小的兵卒几乎是从木梯上滚下来,十来个人合力扭动绞盘拉船锚,船锚出水,舵手立马升帆。</br></br> 船动了,海珠点亮船上剩下的灯笼,船上有了光,她这才看见上空盘旋的鸟群,鸟群极快地扇动翅膀,一心赶路。</br></br> 船上的兵卒摇橹加快速度,韩霁也去帮忙,船橹突然撞上什么,海面上也“唧”了两声,他借着光看过去,隐约看见一点毛还是什么,转瞬就没了。</br></br> 大概行了一柱香的功夫,海水突然震荡,船上的人没防备,船身晃荡的厉害,人斜歪出去撞在船舷上,摔在船板上滚动。</br></br> 灯笼都灭了,韩霁趴在船板上不放心地喊:“海珠,你有没有事?”</br></br> “没事。”海珠紧紧抓住栏杆,鸟在舱里大喊大叫,她这时也顾不上了。</br></br> 海水不知震动了多久,安稳下来后,船上的人爬起来继续摇橹,船板上突然啪的一声响,韩霁看过去,什么也看不见。</br></br> “先别管了,应该是鱼跳上船了。”他说。</br></br> 不过一柱香的功夫,海水再次震荡,这次有了准备,船上的人都趴下了。海珠在二楼,抬头时看见远处的天上冒出了火光,她震惊的不敢眨眼,下一瞬,火球喷散,火焰像血一样流淌而下。</br></br> “这是什么?火山爆发?”她大惊。</br></br> “什……”韩霁看过去,他失语片刻,说:“山体失火了?”</br></br> 船上的其他人松口气,他们在海里,山火追不上。</br></br> 十来个人站在船上看火球喷发,滚滚下落,海上的风突然大了,船速骤然加快,舵手抹着冷汗调整船帆,祈祷再快点。</br></br> 船行半夜,东南方的天色大亮,船尾后方,天色却是浓烟笼罩,日光无法穿透黑烟,只能任由滚落岩浆的山体发光发亮。</br></br> 韩霁这时确定了,这不是山火,火是从地底冒出来的,像打铁花一样,火星飞溅,升空又下落。远处的那座岛被引燃了,船已离得极远,还能看见滔天的火焰。</br></br> 飞累的鸟群落在船板上,海珠的视线随之下落,这才看见船板的角落里缩着三只毛绒绒的东西,她走下去,惊讶道:“是海豹?它们怎么上船的?”</br></br> “昨晚我听到几声响,应该就是它们,不知道被谁扔上船的,也可能是自己跳上来的。”韩霁看一眼,又抬头北望,天上的黑烟越聚越多,就连海面上似乎都落了一层黑灰,他叹一声,说:“岛上的人能逃出来吗?”</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