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40章</h1>
萧秋的眼泪还在流,但这次,却不全是委屈,也有了一丝如释重负的感觉。
“你以后……能不能多陪陪我?”萧秋埋在许山晴的怀里,声音闷闷的,带着浓浓的鼻音。
“能,一定能。”许山晴用力点头,抱她抱得更紧了,
“我以后会推掉不必要的应酬,早点回家陪你吃饭。周末我们一起出去走走,就像以前一样。你的生日,我们的纪念日,我都会记得,我会亲自为你准备礼物,而不是让别人代劳。”
“还有……”萧秋抬起头,看着许山晴,眼睛红红的,“如果以后你再这么忙,能不能……提前告诉我一声,让我知道你在做什么,让我……有点安全感。”
“好,都听你的。”许山晴看着她泛红的眼睛,心疼得无以复加,低头在她额头上印下一个轻柔的吻,“亲爱的,对不起,让你受委屈了。以后不会了,真的不会了。”
此刻,空气中那股清冷的疏离感,似乎在两人紧紧的拥抱中,一点点消散了。
萧秋靠在许山晴的怀里,听着她有力的心跳声,心里那片因不安而荒芜的角落,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暖流,渐渐湿润柔软起来。
她知道,问题不会因为这一次的沟通就彻底解决,许山晴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她不可能完全闲下来。但至少,她们之间那道隐形的鸿沟,在这一刻,被彼此的坦诚和爱意,悄悄填补了一部分。
她不再想吵架了。因为她知道,许山晴的爱还在,她们的连接还在。那些因为忙碌而产生的误会和不安,只要愿意沟通,愿意倾听,就有解决的可能。
“饿不饿?我去给你热点吃的。”萧秋稍微平复了一下情绪,想起桌上的饭菜。
许山晴却拉住她,不让她走,眼神里带着一丝后怕和郑重:“不饿,先陪我待会儿。”
她低头,再次吻住了萧秋的唇。这个吻,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次,带着失而复得的珍视,带着深深的歉意,也带着浓烈的爱意。
萧秋闭上眼,回应着她。唇齿交缠间,所有的委屈、不安、恐慌,似乎都在这一刻,融化在了彼此的温度里。
也许,婚姻就是这样,有甜蜜,有争吵,有误会,也有和解。重要的是,无论遇到什么,两个人都愿意为了对方,停下匆忙的脚步,回头看看,听听彼此心底的声音。
而她,萧秋,愿意和许山晴一起,慢慢走下去。哪怕未来还会有摩擦,有分歧,她也不再害怕。因为她知道,眼前这个人,是她愿意携手一生的伴侣,是她宁愿吵架,也不愿失去的那个唯一的爱人。
夜还很长,但这一次,萧秋知道,她不会再一个人,在空荡的客厅里,等待着不知归期的爱人了。
因为许山晴就在她身边,紧紧地抱着她,用行动告诉她,她的爱,从未离开。
第58章
嘉秋集团总部大楼曾经永远亮到深夜的顶层总裁办公室,今晚却只亮着一盏孤零零的灯,光线惨白,映着许山晴疲惫到极致的脸。
她揉了揉眉心,面前摊开的文件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像一群狰狞的小虫,啃噬着她的理智。资金链断裂的警报、几个核心项目被恶意狙击的报告、董事会上那些或怀疑或幸灾乐祸的眼神……像一张无形的网,将她紧紧缠绕,几乎窒息。
这不是她第一次面临危机,但这一次,不同寻常。是内鬼,是精心策划的商业陷阱,对方算准了她的每一步,几乎要将嘉秋集团这座她父亲一手建立、她苦心经营多年的商业大厦,连根拔起。
轻微的敲门声打断了许山晴的思绪。她以为是助理,头也没抬地说了声“进”。
然而,走进来的不是助理,而是一个身影。那身影穿带着一身清浅的、属于书房和墨香的气息,与这办公室里的冰冷和肃杀格格不入。
是萧秋。
许山晴的心猛地一缩,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随即涌上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她不想让萧秋看到自己这副狼狈模样。
萧秋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走到她身边,将一个保温桶放在桌上,然后伸出手,轻轻覆上她冰凉的手背。
“还没吃晚饭?”萧秋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疼,“先喝点汤吧,我在家炖的。”
许山晴看着萧秋温柔的眼眸,那里面没有任何质疑和焦虑,只有平静的安抚和全然的信任。积压了一整天的情绪,在这一刻几乎要决堤。她强忍着,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秋秋,你怎么来了?这么晚了。”
“看你没回家,电话也心不在焉的,不放心。”萧秋打开保温桶,里面是热气腾腾的莲子百合瘦肉汤,“知道你最近压力大,喝点这个,安神。”
她舀了一勺,吹了吹,递到许山晴唇边:“张嘴。”
许山晴看着她近在咫尺的脸庞,看着她眼中映出的自己憔悴的模样,鼻子一酸,终究是没忍住,眼眶瞬间红了。她顺从地张开嘴,温热的汤滑入喉咙,带着家的味道,也带着萧秋的味道,一点点熨帖着她冰冷僵硬的五脏六腑。
“没事的,山晴,”萧秋看着她喝完一勺,又舀了一勺,语气是一贯的沉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有我在。”
简单的三个字,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在许山晴混乱的心湖里,激起了一圈圈安定的涟漪。是啊,有萧秋在。她的妻子,萧秋。那个看似温婉,身处文艺界,似乎与她这波谲云诡的商业世界毫不相干的萧秋。
“秋秋,”许山晴放下勺子,声音有些沙哑,“这次……很难。是有人故意针对我,嘉秋可能……”她说不下去了,那些话像铅块一样沉重。
萧秋放下勺子,用纸巾轻轻擦去她嘴角的汤汁,然后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传来,坚定而温暖。“我知道很难,”她看着许山晴的眼睛,认真地说,
“但嘉秋是你心血的结晶,是你的期望,我们不会让它倒下的。”
“我们?”许山晴抬眼看她。
“嗯,我们。”萧秋点点头,眼神清澈而坚定,
“你不是一个人在这里,山晴。别忘了,我是萧秋。”
萧秋,作为a市文联副主席,著名的青年女作家,一直以笔锋锐利、思想深刻著称。她的世界,是文字,是艺术,是看似与商业战场截然不同的领域。但许山晴知道,她的秋秋,从来都不是柔弱的菟丝花。她有她的坚韧,她的智慧,她的人脉,以及她看待问题独特的、穿透表象的眼光。
接下来的日子,对于许山晴来说,是在地狱边缘的挣扎。会议室里的唇枪舌剑,谈判桌上的步步惊心,还有来自各方的压力和质疑,几乎将她压垮。她常常凌晨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而萧秋总是醒着,在客厅的沙发上看书,或者在书房里写作,为她留着一盏灯。
萧秋没有过多地询问商业上的细节,她知道许山晴需要时间和空间去处理。但她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做着她能做的一切。
她会在许山晴回家时,端上温热的宵夜;会在她失眠时,轻轻抱着她,用手指梳理她的长发,低声读着自己写的散文;会在她因为一个决策而焦虑时,安静地听她倾诉,然后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一些看似不相关,却往往能让许山晴豁然开朗的观点。
“山晴,有时候,商业上的困局,未必只能从商业角度去解。”一天晚上,许山晴又在为一笔关键的融资发愁,萧秋给她递过一杯热牛奶,缓缓说道,“你有没有想过,你手里的资源,不仅仅是那些项目和资金?”
许山晴一愣:“什么意思?”
萧秋坐在她身边,目光落在窗外沉沉的夜色上,
“你看,嘉秋这些年,在文化产业方面也有布局,虽然不是核心,但也积累了一些资源和口碑。而我,在文联,在文化界,认识一些人。或许……我们可以换个思路,从文化整合或者跨界合作的角度,去寻找新的契机?”
许山晴怔住了。她一直陷在商业竞争的思维里,从未想过从这个角度切入。萧秋的话,像一道光,瞬间照亮了她眼前的迷雾。
“秋秋,你是说……”
“我只是提供一个思路。”萧秋笑了笑,
“具体的操作,需要你去评估。但我可以帮你牵线,比如,我认识一位做文化投资的前辈,他眼光很独到,或许对嘉秋现在的困境和潜在价值,会有不同的看法。”
许山晴的心脏猛地跳动起来。她看着萧秋,仿佛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她的妻子,不仅仅是她生活中的伴侣,更是她在人生战场上,可以并肩作战的、最可靠的战友。
接下来,萧秋开始动用她在文化界的人脉。她不是夸夸其谈,而是做了大量的功课。她仔细研究了嘉秋集团现有的文化产业板块,分析了它们的优势和可拓展性,甚至帮许山晴整理了一份简洁明了的、从文化视角出发的项目前景报告。
然后,她开始一个个地联系她的人脉。她的身份是文联副主席,是受人尊敬的作家,她的推荐,带着一种天然的公信力。她没有用“帮忙”的口吻,而是客观地介绍嘉秋的情况,以及她所看到的可能性。
萧秋的眼泪还在流,但这次,却不全是委屈,也有了一丝如释重负的感觉。
“你以后……能不能多陪陪我?”萧秋埋在许山晴的怀里,声音闷闷的,带着浓浓的鼻音。
“能,一定能。”许山晴用力点头,抱她抱得更紧了,
“我以后会推掉不必要的应酬,早点回家陪你吃饭。周末我们一起出去走走,就像以前一样。你的生日,我们的纪念日,我都会记得,我会亲自为你准备礼物,而不是让别人代劳。”
“还有……”萧秋抬起头,看着许山晴,眼睛红红的,“如果以后你再这么忙,能不能……提前告诉我一声,让我知道你在做什么,让我……有点安全感。”
“好,都听你的。”许山晴看着她泛红的眼睛,心疼得无以复加,低头在她额头上印下一个轻柔的吻,“亲爱的,对不起,让你受委屈了。以后不会了,真的不会了。”
此刻,空气中那股清冷的疏离感,似乎在两人紧紧的拥抱中,一点点消散了。
萧秋靠在许山晴的怀里,听着她有力的心跳声,心里那片因不安而荒芜的角落,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暖流,渐渐湿润柔软起来。
她知道,问题不会因为这一次的沟通就彻底解决,许山晴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她不可能完全闲下来。但至少,她们之间那道隐形的鸿沟,在这一刻,被彼此的坦诚和爱意,悄悄填补了一部分。
她不再想吵架了。因为她知道,许山晴的爱还在,她们的连接还在。那些因为忙碌而产生的误会和不安,只要愿意沟通,愿意倾听,就有解决的可能。
“饿不饿?我去给你热点吃的。”萧秋稍微平复了一下情绪,想起桌上的饭菜。
许山晴却拉住她,不让她走,眼神里带着一丝后怕和郑重:“不饿,先陪我待会儿。”
她低头,再次吻住了萧秋的唇。这个吻,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次,带着失而复得的珍视,带着深深的歉意,也带着浓烈的爱意。
萧秋闭上眼,回应着她。唇齿交缠间,所有的委屈、不安、恐慌,似乎都在这一刻,融化在了彼此的温度里。
也许,婚姻就是这样,有甜蜜,有争吵,有误会,也有和解。重要的是,无论遇到什么,两个人都愿意为了对方,停下匆忙的脚步,回头看看,听听彼此心底的声音。
而她,萧秋,愿意和许山晴一起,慢慢走下去。哪怕未来还会有摩擦,有分歧,她也不再害怕。因为她知道,眼前这个人,是她愿意携手一生的伴侣,是她宁愿吵架,也不愿失去的那个唯一的爱人。
夜还很长,但这一次,萧秋知道,她不会再一个人,在空荡的客厅里,等待着不知归期的爱人了。
因为许山晴就在她身边,紧紧地抱着她,用行动告诉她,她的爱,从未离开。
第58章
嘉秋集团总部大楼曾经永远亮到深夜的顶层总裁办公室,今晚却只亮着一盏孤零零的灯,光线惨白,映着许山晴疲惫到极致的脸。
她揉了揉眉心,面前摊开的文件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像一群狰狞的小虫,啃噬着她的理智。资金链断裂的警报、几个核心项目被恶意狙击的报告、董事会上那些或怀疑或幸灾乐祸的眼神……像一张无形的网,将她紧紧缠绕,几乎窒息。
这不是她第一次面临危机,但这一次,不同寻常。是内鬼,是精心策划的商业陷阱,对方算准了她的每一步,几乎要将嘉秋集团这座她父亲一手建立、她苦心经营多年的商业大厦,连根拔起。
轻微的敲门声打断了许山晴的思绪。她以为是助理,头也没抬地说了声“进”。
然而,走进来的不是助理,而是一个身影。那身影穿带着一身清浅的、属于书房和墨香的气息,与这办公室里的冰冷和肃杀格格不入。
是萧秋。
许山晴的心猛地一缩,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随即涌上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她不想让萧秋看到自己这副狼狈模样。
萧秋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走到她身边,将一个保温桶放在桌上,然后伸出手,轻轻覆上她冰凉的手背。
“还没吃晚饭?”萧秋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疼,“先喝点汤吧,我在家炖的。”
许山晴看着萧秋温柔的眼眸,那里面没有任何质疑和焦虑,只有平静的安抚和全然的信任。积压了一整天的情绪,在这一刻几乎要决堤。她强忍着,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秋秋,你怎么来了?这么晚了。”
“看你没回家,电话也心不在焉的,不放心。”萧秋打开保温桶,里面是热气腾腾的莲子百合瘦肉汤,“知道你最近压力大,喝点这个,安神。”
她舀了一勺,吹了吹,递到许山晴唇边:“张嘴。”
许山晴看着她近在咫尺的脸庞,看着她眼中映出的自己憔悴的模样,鼻子一酸,终究是没忍住,眼眶瞬间红了。她顺从地张开嘴,温热的汤滑入喉咙,带着家的味道,也带着萧秋的味道,一点点熨帖着她冰冷僵硬的五脏六腑。
“没事的,山晴,”萧秋看着她喝完一勺,又舀了一勺,语气是一贯的沉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有我在。”
简单的三个字,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在许山晴混乱的心湖里,激起了一圈圈安定的涟漪。是啊,有萧秋在。她的妻子,萧秋。那个看似温婉,身处文艺界,似乎与她这波谲云诡的商业世界毫不相干的萧秋。
“秋秋,”许山晴放下勺子,声音有些沙哑,“这次……很难。是有人故意针对我,嘉秋可能……”她说不下去了,那些话像铅块一样沉重。
萧秋放下勺子,用纸巾轻轻擦去她嘴角的汤汁,然后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传来,坚定而温暖。“我知道很难,”她看着许山晴的眼睛,认真地说,
“但嘉秋是你心血的结晶,是你的期望,我们不会让它倒下的。”
“我们?”许山晴抬眼看她。
“嗯,我们。”萧秋点点头,眼神清澈而坚定,
“你不是一个人在这里,山晴。别忘了,我是萧秋。”
萧秋,作为a市文联副主席,著名的青年女作家,一直以笔锋锐利、思想深刻著称。她的世界,是文字,是艺术,是看似与商业战场截然不同的领域。但许山晴知道,她的秋秋,从来都不是柔弱的菟丝花。她有她的坚韧,她的智慧,她的人脉,以及她看待问题独特的、穿透表象的眼光。
接下来的日子,对于许山晴来说,是在地狱边缘的挣扎。会议室里的唇枪舌剑,谈判桌上的步步惊心,还有来自各方的压力和质疑,几乎将她压垮。她常常凌晨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而萧秋总是醒着,在客厅的沙发上看书,或者在书房里写作,为她留着一盏灯。
萧秋没有过多地询问商业上的细节,她知道许山晴需要时间和空间去处理。但她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做着她能做的一切。
她会在许山晴回家时,端上温热的宵夜;会在她失眠时,轻轻抱着她,用手指梳理她的长发,低声读着自己写的散文;会在她因为一个决策而焦虑时,安静地听她倾诉,然后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一些看似不相关,却往往能让许山晴豁然开朗的观点。
“山晴,有时候,商业上的困局,未必只能从商业角度去解。”一天晚上,许山晴又在为一笔关键的融资发愁,萧秋给她递过一杯热牛奶,缓缓说道,“你有没有想过,你手里的资源,不仅仅是那些项目和资金?”
许山晴一愣:“什么意思?”
萧秋坐在她身边,目光落在窗外沉沉的夜色上,
“你看,嘉秋这些年,在文化产业方面也有布局,虽然不是核心,但也积累了一些资源和口碑。而我,在文联,在文化界,认识一些人。或许……我们可以换个思路,从文化整合或者跨界合作的角度,去寻找新的契机?”
许山晴怔住了。她一直陷在商业竞争的思维里,从未想过从这个角度切入。萧秋的话,像一道光,瞬间照亮了她眼前的迷雾。
“秋秋,你是说……”
“我只是提供一个思路。”萧秋笑了笑,
“具体的操作,需要你去评估。但我可以帮你牵线,比如,我认识一位做文化投资的前辈,他眼光很独到,或许对嘉秋现在的困境和潜在价值,会有不同的看法。”
许山晴的心脏猛地跳动起来。她看着萧秋,仿佛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她的妻子,不仅仅是她生活中的伴侣,更是她在人生战场上,可以并肩作战的、最可靠的战友。
接下来,萧秋开始动用她在文化界的人脉。她不是夸夸其谈,而是做了大量的功课。她仔细研究了嘉秋集团现有的文化产业板块,分析了它们的优势和可拓展性,甚至帮许山晴整理了一份简洁明了的、从文化视角出发的项目前景报告。
然后,她开始一个个地联系她的人脉。她的身份是文联副主席,是受人尊敬的作家,她的推荐,带着一种天然的公信力。她没有用“帮忙”的口吻,而是客观地介绍嘉秋的情况,以及她所看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