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34章</h1>
提到烤肉,萧秋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刚才的恐惧瞬间被食欲取代:“走走走!我要吃秘制五花肉,还要烤鸡翅!”
烤肉店还是记忆中的样子,空气中弥漫着炭火和肉香的混合气息。两人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萧秋熟练地点了一桌子菜,从五花肉、鸡翅到金针菇、土豆片,样样俱全。
炭火很快升了起来,烤盘上滋滋作响。萧秋自告奋勇要当“主烤官”,拿起夹子,有模有样地开始烤肉。油花溅起,发出“噼啪”的声响,肉的表面渐渐变成诱人的金黄色,香气四溢。
“你这手艺,比九年前好多了。”林洛筠看着她专注的样子,忍不住说道。九年前她们第一次来这家店,萧秋把肉烤得焦黑,还差点把烤盘弄翻,被老板笑了半天。
“那是,”萧秋得意地扬了扬下巴,翻面的动作一气呵成,“毕竟熟能生巧嘛。对了,你还记得吗?那次你说要教我烤牛排,结果自己把盐当成了糖,差点没把我齁死。”
林洛筠脸上一热:“小孩子嘛,难免失误。”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回忆着高中时的趣事,从林洛筠住校的时候李钢把猫赶跑,到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再到毕业后各奔东西,却依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烤肉的香气越来越浓,萧秋夹了一片烤好的五花肉,包上生菜,递给林洛筠:“尝尝,保证外焦里嫩。”
林洛筠接过,咬了一口,肉质鲜嫩多汁,混合着生菜的清爽和酱料的香甜,味道恰到好处。
“嗯,好吃。”她满意地点点头。
"我之前,总说我们是'元白',"萧秋将一块烤得焦香的五花肉放进林洛筠碗里,语气带着几分郑重,"可我后来读《唐诗纪事》,发现元白之间有次闹别扭,整整三年没通信。直到白居易在苏州任上,收到元稹寄来的新诗集,扉页上写着'海内故人君最老,天涯相见我无缘'——原来再深厚的友情,也需要主动走向对方的勇气。"
她抬起头,目光穿过缭绕的肉香与烟火气,直直撞进林洛筠眼底:"就像你跳槽去法院那年,我整整三个月没敢给你打电话,怕你忙得烦我。结果你在结案那天给我发消息,说'新办公室的窗户能看到美术馆,下次一起去看画展'。"
林洛筠忽然想起那天宣判后,她站在法院顶楼的露台上给萧秋发消息,指尖悬在屏幕上犹豫了很久,最后只打了句最简单的邀约。那时她以为萧秋会忙着筹备婚礼,却没想到对方秒回:"穿你那件蓝色风衣,我记得你说过美术馆的玻璃幕墙配蓝色最好看。"
"所以元白也好,灵犀也罢,"林洛筠端起桌上的酸梅汤,在玻璃杯里轻轻晃荡,
"重要的不是典故本身,是我们都在笨拙地学着靠近彼此。就像元稹写'知君欲别忧无奈,送我因吟赠别诗',而你会在我加班到深夜时,把热汤放在法院传达室,附纸条说'这次没放你讨厌的香菜'。"
萧秋举起自己的杯子,与林洛筠的轻轻一碰,玻璃相触发出清脆的声响。
"下次该我给你寄明信片了,"林洛筠的眼睛弯成月牙,
"就写'元白有诗相赠,我有烤肉相邀'。"
萧秋看着她眼里的光,忽然觉得这世间最珍贵的情谊,大抵如此——不必时时相伴,却在每个重要的节点彼此呼应,像元稹与白居易跨越山水的诗笺,像她们之间无需多言的灵犀,在岁月长河里,终成照亮彼此的星辰。
窗外的夜色渐深,烤肉店的暖光映在玻璃上,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林洛筠夹起一块裹满酱汁的肉放进嘴里,忽然明白"元白"的典故之所以动人,从来不是因为诗文的华丽,而是那份历经时光打磨后,依然能穿透岁月尘埃,对彼此说"我懂你"的笃定。
萧秋笑了笑,自己也夹了一片,却没有立刻吃,而是看着窗外渐渐沉下去的夕阳,眼神有些复杂。“洛筠,”她忽然开口,声音比刚才低了些,
“说真的,跟你在一起的时候,我觉得特别放松。”
林洛筠抬眼看她。
“在山晴面前,”萧秋顿了顿,用夹子拨弄着烤盘上的肉片,
“我总是想表现得完美一点。你知道的,我总是觉得我……不够稳重,配不上她。”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所以我拼命工作,想做出成绩给别人看,想成为能和她并肩而立的人。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我在她面前,好像戴着一层面具。”
林洛筠放下筷子,认真地听着。她知道萧秋和许山晴一路走来的不易。许山晴出身名门,性格独立坚韧,而萧秋虽然才华横溢,但是两人的感情曾遭到许家的强烈反对。萧秋为此付出了很多,也承受了很多压力。
“你总是害怕,”林洛筠轻声说道,
“害怕自己不够好,害怕她会因为家庭的压力而动摇,害怕你们的感情经不起考验,对吗?”
萧秋猛地抬头,眼里闪过一丝惊讶:“你怎么知道……”
“因为我们认识十年了,阿锦。”
林洛筠看着她的眼睛,语气平静而坚定,
“我了解你,就像了解我自己一样。你总是把事情藏在心里,不愿意让人担心,但你的眼神骗不了我。”
她拿起夹子,给萧秋夹了一块烤得恰到好处的鸡翅,
“听我说,首先,许山晴不是那种会轻易动摇的人。你忘了吗?当初她为了跟你在一起,跟家里冷战,宣布她不再是许家的二小姐。一个能为你做到这种地步的人,她的决心远比你想象的要坚定。”
“其次,”林洛筠顿了顿,斟酌着词句,
“你们现在都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社会地位。而且,据我所知,许山晴在公司里的地位举足轻重,她有能力保护你们的感情。”
她看着萧秋微微放松的肩膀,继续说道:“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信任。婚姻也好,感情也罢,最基础的就是信任。你说她把五套房产的房产证都写了你的名字,你说她在公开场合从不避讳提起你,这些难道还不能证明她的心意吗?如果你连她都不信,那你还能信谁?”
炭火的光映在林洛筠的眼睛里,温暖而明亮。
“阿锦,你太优秀了,优秀到有时候会妄自菲薄。你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配不上你的‘白月光’,但在我看来,你们是彼此的光。”她伸出手,轻轻拍了拍萧秋的手背,
“别再内耗了,把那些胡思乱想的时间,用来多跟她沟通。我相信,以她的性格,如果你坦诚地说出你的担忧,她一定会给你想要的安全感。”
萧秋静静地听着,眼眶渐渐有些发红。林洛筠的话像一股暖流,缓缓流进她心里,驱散了长久以来的焦虑和不安。她吸了吸鼻子,勉强笑了笑,
“洛筠,你说得对。我好像……总是在自己吓自己。”
“所以啊,”林洛筠拿起桌上的饮料杯,
“别想那么多了。来,碰一个,祝我们萧大主席和许总,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去你的,”萧秋被她逗笑了,拿起自己的杯子,轻轻碰了一下,“也祝你……早日找到属于你的幸福。”
“我啊,”林洛筠喝了一口果汁,看着窗外已经完全黑下来的夜空,星星点点的灯火如同散落的星辰,“当我的‘大女主’就挺好,自由自在,无牵无挂。”
“切,”萧秋撇了撇嘴,“嘴上说得好听,心里说不定怎么想呢。”
两人相视而笑,空气中弥漫着烤肉的香气和轻松的氛围。窗外的城市华灯初上,车内的灯光温馨柔和,仿佛将喧嚣的世界隔绝在外。
从烤肉店出来时,已是深夜。萧秋坚持要送林洛筠回家,车子在安静的街道上行驶,车内放着轻柔的音乐。林洛筠看着窗外飞逝的夜景,忽然觉得无比安心。
“洛筠,”萧秋忽然开口,
“谢谢你。”
“谢我什么?”
“谢谢你一直都在。”萧秋的声音很轻,却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不管我遇到什么事,你总是能一眼看穿,然后告诉我该怎么做。有时候我觉得,你比我自己还要了解我。”
林洛筠转过头,看着驾驶座上萧秋的侧脸,路灯的光在她脸上交替闪过。“我们是‘心有灵犀’啊,”她轻轻说道,“就像李商隐说的,‘心有灵犀一点通’。”
萧秋笑了起来,伸手打开了车窗。夜风吹了进来,带着一丝凉意,却格外清爽。“没错,心有灵犀。”
车子停在林洛筠家楼下。她解开安全带,却没有立刻下车,而是看着萧秋,
“回去给许山晴打个电话吧,跟她聊聊。”
“知道了,林法官。”萧秋做了个敬礼的手势,
“你也早点休息,别再看案卷了。”
“遵命,萧主席。”
林洛筠推开车门,走下车。她站在路边,看着萧秋的车子缓缓驶离,直到消失在街角。夜风吹起她的头发,她却不觉得冷,心里暖暖的。
提到烤肉,萧秋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刚才的恐惧瞬间被食欲取代:“走走走!我要吃秘制五花肉,还要烤鸡翅!”
烤肉店还是记忆中的样子,空气中弥漫着炭火和肉香的混合气息。两人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萧秋熟练地点了一桌子菜,从五花肉、鸡翅到金针菇、土豆片,样样俱全。
炭火很快升了起来,烤盘上滋滋作响。萧秋自告奋勇要当“主烤官”,拿起夹子,有模有样地开始烤肉。油花溅起,发出“噼啪”的声响,肉的表面渐渐变成诱人的金黄色,香气四溢。
“你这手艺,比九年前好多了。”林洛筠看着她专注的样子,忍不住说道。九年前她们第一次来这家店,萧秋把肉烤得焦黑,还差点把烤盘弄翻,被老板笑了半天。
“那是,”萧秋得意地扬了扬下巴,翻面的动作一气呵成,“毕竟熟能生巧嘛。对了,你还记得吗?那次你说要教我烤牛排,结果自己把盐当成了糖,差点没把我齁死。”
林洛筠脸上一热:“小孩子嘛,难免失误。”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回忆着高中时的趣事,从林洛筠住校的时候李钢把猫赶跑,到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再到毕业后各奔东西,却依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烤肉的香气越来越浓,萧秋夹了一片烤好的五花肉,包上生菜,递给林洛筠:“尝尝,保证外焦里嫩。”
林洛筠接过,咬了一口,肉质鲜嫩多汁,混合着生菜的清爽和酱料的香甜,味道恰到好处。
“嗯,好吃。”她满意地点点头。
"我之前,总说我们是'元白',"萧秋将一块烤得焦香的五花肉放进林洛筠碗里,语气带着几分郑重,"可我后来读《唐诗纪事》,发现元白之间有次闹别扭,整整三年没通信。直到白居易在苏州任上,收到元稹寄来的新诗集,扉页上写着'海内故人君最老,天涯相见我无缘'——原来再深厚的友情,也需要主动走向对方的勇气。"
她抬起头,目光穿过缭绕的肉香与烟火气,直直撞进林洛筠眼底:"就像你跳槽去法院那年,我整整三个月没敢给你打电话,怕你忙得烦我。结果你在结案那天给我发消息,说'新办公室的窗户能看到美术馆,下次一起去看画展'。"
林洛筠忽然想起那天宣判后,她站在法院顶楼的露台上给萧秋发消息,指尖悬在屏幕上犹豫了很久,最后只打了句最简单的邀约。那时她以为萧秋会忙着筹备婚礼,却没想到对方秒回:"穿你那件蓝色风衣,我记得你说过美术馆的玻璃幕墙配蓝色最好看。"
"所以元白也好,灵犀也罢,"林洛筠端起桌上的酸梅汤,在玻璃杯里轻轻晃荡,
"重要的不是典故本身,是我们都在笨拙地学着靠近彼此。就像元稹写'知君欲别忧无奈,送我因吟赠别诗',而你会在我加班到深夜时,把热汤放在法院传达室,附纸条说'这次没放你讨厌的香菜'。"
萧秋举起自己的杯子,与林洛筠的轻轻一碰,玻璃相触发出清脆的声响。
"下次该我给你寄明信片了,"林洛筠的眼睛弯成月牙,
"就写'元白有诗相赠,我有烤肉相邀'。"
萧秋看着她眼里的光,忽然觉得这世间最珍贵的情谊,大抵如此——不必时时相伴,却在每个重要的节点彼此呼应,像元稹与白居易跨越山水的诗笺,像她们之间无需多言的灵犀,在岁月长河里,终成照亮彼此的星辰。
窗外的夜色渐深,烤肉店的暖光映在玻璃上,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林洛筠夹起一块裹满酱汁的肉放进嘴里,忽然明白"元白"的典故之所以动人,从来不是因为诗文的华丽,而是那份历经时光打磨后,依然能穿透岁月尘埃,对彼此说"我懂你"的笃定。
萧秋笑了笑,自己也夹了一片,却没有立刻吃,而是看着窗外渐渐沉下去的夕阳,眼神有些复杂。“洛筠,”她忽然开口,声音比刚才低了些,
“说真的,跟你在一起的时候,我觉得特别放松。”
林洛筠抬眼看她。
“在山晴面前,”萧秋顿了顿,用夹子拨弄着烤盘上的肉片,
“我总是想表现得完美一点。你知道的,我总是觉得我……不够稳重,配不上她。”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所以我拼命工作,想做出成绩给别人看,想成为能和她并肩而立的人。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我在她面前,好像戴着一层面具。”
林洛筠放下筷子,认真地听着。她知道萧秋和许山晴一路走来的不易。许山晴出身名门,性格独立坚韧,而萧秋虽然才华横溢,但是两人的感情曾遭到许家的强烈反对。萧秋为此付出了很多,也承受了很多压力。
“你总是害怕,”林洛筠轻声说道,
“害怕自己不够好,害怕她会因为家庭的压力而动摇,害怕你们的感情经不起考验,对吗?”
萧秋猛地抬头,眼里闪过一丝惊讶:“你怎么知道……”
“因为我们认识十年了,阿锦。”
林洛筠看着她的眼睛,语气平静而坚定,
“我了解你,就像了解我自己一样。你总是把事情藏在心里,不愿意让人担心,但你的眼神骗不了我。”
她拿起夹子,给萧秋夹了一块烤得恰到好处的鸡翅,
“听我说,首先,许山晴不是那种会轻易动摇的人。你忘了吗?当初她为了跟你在一起,跟家里冷战,宣布她不再是许家的二小姐。一个能为你做到这种地步的人,她的决心远比你想象的要坚定。”
“其次,”林洛筠顿了顿,斟酌着词句,
“你们现在都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社会地位。而且,据我所知,许山晴在公司里的地位举足轻重,她有能力保护你们的感情。”
她看着萧秋微微放松的肩膀,继续说道:“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信任。婚姻也好,感情也罢,最基础的就是信任。你说她把五套房产的房产证都写了你的名字,你说她在公开场合从不避讳提起你,这些难道还不能证明她的心意吗?如果你连她都不信,那你还能信谁?”
炭火的光映在林洛筠的眼睛里,温暖而明亮。
“阿锦,你太优秀了,优秀到有时候会妄自菲薄。你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配不上你的‘白月光’,但在我看来,你们是彼此的光。”她伸出手,轻轻拍了拍萧秋的手背,
“别再内耗了,把那些胡思乱想的时间,用来多跟她沟通。我相信,以她的性格,如果你坦诚地说出你的担忧,她一定会给你想要的安全感。”
萧秋静静地听着,眼眶渐渐有些发红。林洛筠的话像一股暖流,缓缓流进她心里,驱散了长久以来的焦虑和不安。她吸了吸鼻子,勉强笑了笑,
“洛筠,你说得对。我好像……总是在自己吓自己。”
“所以啊,”林洛筠拿起桌上的饮料杯,
“别想那么多了。来,碰一个,祝我们萧大主席和许总,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去你的,”萧秋被她逗笑了,拿起自己的杯子,轻轻碰了一下,“也祝你……早日找到属于你的幸福。”
“我啊,”林洛筠喝了一口果汁,看着窗外已经完全黑下来的夜空,星星点点的灯火如同散落的星辰,“当我的‘大女主’就挺好,自由自在,无牵无挂。”
“切,”萧秋撇了撇嘴,“嘴上说得好听,心里说不定怎么想呢。”
两人相视而笑,空气中弥漫着烤肉的香气和轻松的氛围。窗外的城市华灯初上,车内的灯光温馨柔和,仿佛将喧嚣的世界隔绝在外。
从烤肉店出来时,已是深夜。萧秋坚持要送林洛筠回家,车子在安静的街道上行驶,车内放着轻柔的音乐。林洛筠看着窗外飞逝的夜景,忽然觉得无比安心。
“洛筠,”萧秋忽然开口,
“谢谢你。”
“谢我什么?”
“谢谢你一直都在。”萧秋的声音很轻,却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不管我遇到什么事,你总是能一眼看穿,然后告诉我该怎么做。有时候我觉得,你比我自己还要了解我。”
林洛筠转过头,看着驾驶座上萧秋的侧脸,路灯的光在她脸上交替闪过。“我们是‘心有灵犀’啊,”她轻轻说道,“就像李商隐说的,‘心有灵犀一点通’。”
萧秋笑了起来,伸手打开了车窗。夜风吹了进来,带着一丝凉意,却格外清爽。“没错,心有灵犀。”
车子停在林洛筠家楼下。她解开安全带,却没有立刻下车,而是看着萧秋,
“回去给许山晴打个电话吧,跟她聊聊。”
“知道了,林法官。”萧秋做了个敬礼的手势,
“你也早点休息,别再看案卷了。”
“遵命,萧主席。”
林洛筠推开车门,走下车。她站在路边,看着萧秋的车子缓缓驶离,直到消失在街角。夜风吹起她的头发,她却不觉得冷,心里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