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18kanshula.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h1>第396章</h1>
    宰相们又不是姬家宗室,完全没必要和两个当权者对着干。
    中书令吕绅轻咳一声,先表态:“臣没有意见。只是想问问陛下与大司马,对储君可有打算?”
    姬安:“待过上两年,我与大司马会从宗室里挑选聪慧的孩子过继。”
    众宰相再次不约而同地想——哦,姬家的孩子。既然江山不改姓,那宗室该是也没有意见了。
    刘叔圭看众人纠结的表情渐渐淡下去,就率先笑道:“恭喜陛下、恭喜大司马,祝陛下与大司马永结同心、百年好合。”
    其余人也连忙跟上道贺。
    韦侍中犹豫片刻,还是小心翼翼地问:“陛下、大司马,这诏书既然已经是那么久之前的了,那这封后大典……还办吗?”
    他脸上的意思挺明白——手续补上了,这大典就算了吧,反正都过去六年了!
    姬安继续笑眯眯道:“封后大典就不办了。”
    众宰相暗暗吁口气。
    姬安:“不过当年我与大司马没有正经办婚礼,所以我们决定补办婚礼。”
    众宰相又把吁出来的那半口气抽了回去。
    姬安犹嫌不够,再说:“婚期就定在四月初二。”
    庞侍中忍不住脱口惊道:“四月初二?那不是不到一个月?!”
    上官钧:“祭天的吉日已经选定,在三月廿九。婚礼所需内侍省与大司马府皆已备好,无需朝廷操心。”
    姬安贴心地道:“是补办的婚礼,所以诸位爱卿上道贺表就行,不用备贺礼了。”
    众宰相深呼吸,再深呼吸。除了最年轻的刘叔圭还算镇定,其余人都感觉有点喘不上气。
    姬安接着给众人发摺本。
    众人有些麻木地打开,还以为是婚礼相关事宜,一看之下,却是齐齐瞪眼。
    田税新法:摊丁入亩?!
    宰相们迅速看完,好几人就禁不住泛起苦笑——他们怎么忘了,上回收复西北,紧跟着的就是土地限购令;这回收复云朔,再推出新法,正是姬安的作风。
    姬安等众人看完,安抚道:“为了庆祝我与大司马的喜事,今年起,配合新法,每类田税的标准都比原先下调了三成。”
    众人愣了下,连忙重新细看税率,在心中大致计算出转换——如此一来,虽然会被清算出隐田,还要摊入丁税,但总体来说似乎比原来增加得不多……
    至于原来没有隐田隐丁的人家,算下来自然是减少的。
    左仆射唐武问:“降了田税,若是赋税总数减少,不足的部分当如何?”
    却是上官钧回道:“陛下这几年推广良种增收,收上来的赋税年年都在增加。如今西北和东北都已收复,往后不用备战,便是赋税降回以前的数,对朝廷也无甚影响。”
    他这话没人能驳,只要不打仗,以前的赋税也是够花的。而且,等清出了隐田,近三年开荒的地再交上税,不一定总数就会少。看看先前的新盐政,许多地方盐价降了一半,结果总盐税还比以前增加了。
    刘叔圭表态:“臣没有意见。”
    御使大夫方怀静也道:“臣无异议。”
    唐武再补充一问:“陛下准备让哪里负责此事,可是户部?”
    姬安:“令各地自行清丈田亩数上报,先按上报的收着,由农学署在五年内完成覆核。”
    这份田税新法是田守朴用六年时间完善的,此时一拿出来就可直接执行。
    唐武便道:“臣亦无异议。”
    最后自然是所有人都签章了。跟上回的土地限购令相比,这回的摊丁入亩已是温和得多,何况还降了标准。
    只是,这一天的政事堂会议开完,众宰相离开时的脚步都控制不住地有些发飘。
    第240章 定心
    姬安与上官钧准备补办婚礼的事一在朝议中公布,满朝官员再次经历了一回元旦那天的震憾。
    或许比那更甚。
    群臣一时间都不知道该震惊于“圣上与大司马成婚六年”,还是该震惊于“下个月要补办婚礼”,又或是该震惊于“大司马竟然愿意被封为皇后”。
    这时,一些人终于依稀记起来——好像当年圣上的确给大司马冲过喜……
    姬安高坐玉阶之上,就看见有的臣子嘴唇蠕动着,有的臣子腿脚抖动着。
    不少人在偷偷地看上官钧,又偷偷地看宰相们,甚至忍不住偷偷抬头看姬安。
    趁着还没人出列谏言,姬安给郑永使个眼色,让他将第二封诏书交给司仪念。
    田税新法,摊丁入亩,各类标准下调三成。
    这道诏令一出,群臣便是一个激灵,再顾不上先前那点天子家事,先计较起这个关乎天下的大事来。
    那天之后,姬安只看了一些心腹臣子的贺表,倒是对于田税新法的上书都会翻一翻,看有没有需要查缺补漏的地方。
    同时,《大盛旬报》又出了一期特刊,专门刊登天子与大司马的婚讯,以及为庆贺喜事而颁布的新田税。
    因是贺喜,这次姬安的态度颇为温和,要求各地在三年内上报重新清丈好的田亩数即可。哪里把数据报上来,哪里就开始实施新田税。
    然而,这次的特刊还有个特别之处。随着刊物发行,还有众多宣讲官被派下去,专门向百姓讲解新田税。广大的普通百姓家里可没有隐田隐丁的问题,新田税一实施,他们都是受益者。
    因此,各地方官员一接到朝廷文书与《旬报》,不管内心支不支持,都赶紧召集人手催办此事。实施新田税,必然是能减税的人数远远多于要加税的人数,治下百姓都盯着衙门,谁也不敢拖延到明年。
    现在百姓的声音可是随时可以直达天听的。没见《旬报》上都专门强调——若对清丈之数有异议,上报衙门又不处理者,可通过《旬报》上报圣上。若是衙门无故拖延、不肯清丈,不更是要被百姓们报上去!
    如此,无论朝中还是地方,官员们的精力都放在新田税上,结果竟然没有一封劝谏姬安不要立男后的奏疏递上来。
    姬安都觉得挺不可思议。还暗暗猜测,或许真是因为这世界起源于耽美小说,总留着那么一点点起源的痕迹在吧。
    倒是在京宗室聚过几回,但最后也没有上书劝谏。毕竟,姬安要选宗室子过继,那就是家家都还有机会。
    至于京里百姓,在飞廉军的引导下,议论重点落在姬安和上官钧的情深之上——两人成婚六年多,身旁除了彼此,再无他人。
    启阳府早早放出通告,允许百姓在天子婚礼当日上街抢喜钱、领喜饼,当晚京中各处还有诸多表演,并会燃放烟花。烟花这种东西,哪怕是京里的百姓一年也见不上几次,现在都高兴地期盼着那天。
    总之,姬安打叠精神防备了几天,见朝野内外一派平和,也就放松下来,只满心欢喜地等着婚礼到来。
    ○●
    这天休沐,姬安和上官钧起床吃过东西,就一同骑马去往后宫元德殿。
    阳春三月,春风送暖。
    姬安晒着暖洋洋的阳光,舒服得眼睛都微微眯起。
    上官钧与他并骑而行,却没有控马,而是在用平板给姬安拍视频。
    平板计算机和太阳能蓄电设备,都是姬安刚刚才买到,出门前特意教了上官钧如何使用。
    姬安和时常买东西的几个卖家已经创建起稳定交易关系,这次也是托人去买这些东西。但为了等着系统的“运费”回落,一直到今天才交易。
    上官钧拍过片刻,出声唤:“四郎,看一下这边。”
    姬安转过脸,笑道:“太阳能还没装呢,你要是那么快就把电用完了,可没地方充电去。”
    上官钧从拿到平板起,嘴角就没平下来过,显然心情极好,此时也只道:“我看电量还挺多。”
    说完,又切换到拍照,对着姬安拍了几张,才按熄显示屏。
    姬安却伸手过来拿:“我看看,有没有把我拍丑了。”
    上官钧:“四郎长得这般俊俏,怎么拍都好看。”
    姬安一边按亮显示屏翻相册,一边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嘀咕:“这种话没有一点可信度。以前我妈也这么说我,结果还不是拍了一堆丑图。”
    不过,等他看完上官钧的作品,就完全放下心来——上官钧不愧是会画画的人,审美很在线。
    两人聊着天来到元德殿。
    元德殿作为皇后的寝殿,在内朝的殿宇规模当中,只比天子寝殿长寿殿要略小一些。
    姬安没有动过这里,院中的花木也一直有专人精心打理。
    此时一走进院中,两人就见到不少姹紫嫣红的花朵。
    姬安不太认识花,边看边问:“这些是牡丹?”
    上官钧:“有些是牡丹,有些是芍药。”
    随后一一给姬安介绍品种。
    说完又道:“如今刚开始开,待到婚礼那日,还能开得更多。”
    经过花丛后,姬安就见到自己能认出来的树了:“那几株是桃树吧?我看着花像。”
仙侠修真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