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18kanshula.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不想容诉云的确没拒绝,但是这要求……为难!
  大写的为难!
  尤其的为难!
  除了一心求学的学子,谁想去凉川州过苦日子啊!
  收到容诉云回信,已在半月以后,年已经只剩最后一天,正月十五元宵节。
  江南花灯璀璨。
  江南烟雨楼最好的包厢被某户大人家包了下来,近乎五十余人出来饭食,最重要的就是商量让哪些人带着孩子去凉川州。
  老大容忠麟带着文气:“本就是那般偏远的地方,怎的还要我们再多去些人?还要求是会读书,会开蒙的人?”
  老二容忠棣叹口气:“原本只想让五郎、六郎、七郎和十九郎过去,现在还少不得要多派一些人……否则侄儿未必会用心……”
  容忠麟扬扬眉毛:“可是到底派什么人去,难不成从书院里找些会教书的先生陪着一起,书院虽说有不少的老师,可大家大多都有课业在身,况且谁愿意去那么偏远荒凉的地方?听说连连饭都吃不饱,还荒芜难耐……”
  听他这么说,有不少人在这一刻缩了缩脖子,虽然他们这里正下着皑皑白雪,可是屋里有炭火,这么多人在,可暖和着呢……
  谁都不想去荒凉的凉川州。
  容忠棣走不掉,容忠麟走不掉,容忠渠忙着镖局,可镖局不就最适合护送贵重之物了吗?所以容忠棣和容忠麟都看向了容忠渠:“三弟,你怎么说?”
  容忠渠被两个兄长的眼神看得简直头皮发麻,他就说绝对没好事,推来推去又推到他这儿了……
  不就是希望他能出个头,能带人过去吗。
  可是这么多重要的人一起出发,万一砸在他手里……忒……不吉利……是万一一不小心出了个意外,磕着碰着,他这两个嫂嫂还不得把他给掐死。
  容忠渠穿了一身黑色的矜贵长衫,里面是软绒绒的柔软棉花,当下为难地回应道:“之前诉云侄儿拜托我手下的人走一趟镖的时候……我也为难,因为那地方偏远,还有海匪的危险。而我手底下的镖师回来以后,我特意详细询问过情况。果然如同传言一般,荒芜荒僻,百废不兴……要我说,如果要让几个小辈寻个老师,大可找个别的师长,何必要去那么辛苦的地方受苦……”
  这话一出,老大老二不说话,可他们二人的夫人却立刻站了起来。
  多年养尊处优,保养得当,哪怕已经年近古稀,二位夫人瞧上去也不过五十年岁,只是温柔和善的面骨之下,话语有些咄咄逼人:“三弟,这话可不能这么说。当下书院情况你并非不清楚,这几年的科考越变越奇特,眼瞧着又添加了许多新鲜内容,若咱们这样几个孩子不去找找老师,哪怕能考中也是坠在尾巴的名字啊……三弟,这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事情啊……”
  容忠渠不说话了,心里却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呵,那同他有什么关系?他只有两个女儿,而老爷子重男轻女惯了,这两位嫂嫂言语之间也对他的妻女言出淡薄,说女儿挑不得大梁,考不得科举,也不能光宗耀祖……
  这话他可牢牢地记着呢,怎么的,现在却知道着急了?
  容忠渠道貌岸然地拱手,还在推辞:“这恐怕不行,嫂嫂们,你们只晓得,鸢鸢和鸯鸯还有我夫人都身子不好,一直久病未愈,我怎可这个时候离她们而去。换句话说,这辈子我就想守着她们娘仨,不求荣华富贵,也不求功名利禄。”
  二嫂和二嫂还想说什么,一直不说话的老爷子轻轻的咳嗽了一声。
  刹那间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一同看向了同一个方向。
  老爷子坐在主位之上,花白的胡子长到小腹,此刻却被打理得清爽整洁,老人家浑浊却睿智的眼眸微微掀开,看着这群小辈恭敬模样,自然也瞧出他们心里的小九九。
  “你们兄弟三人若谁去,我便将你们母亲遗留下来的嫁妆一半分出。”
  大嫂和二嫂瞬间捏紧了帕子。
  她们的婆婆可是大户之女,当初的嫁妆当真算得上十里红妆,老爷子能拿出这么一大笔资产做诱惑,着实难得。
  可是就为了这一半的嫁妆,她们要去那么穷苦的地方,一去还是两年之久。
  至少要等到下一届的科考才能回来啊……
  江南那边如何风声陡峭,容诉云尚且不知,至少容诉云这里温暖舒适,甚至他稍稍多走了些路,还会闷出汗来。
  “宝儿,咱们可以开始建学校啦!”
  “嗯,所有留了一批施工队。”
  这已经不是容诉云第一次思考百姓的孩童该如何处理,如今这里的百姓人口不算多,孩子的数目也并不多。可是凉川州完全不像都城、或者别的郡县那般,有书院,有启蒙。
  目不识丁是常态。
  这里的孩子若能识得几个字,大多也是因为家中有年迈但会认字的老祖宗顶着。在饭都吃不饱的时候,每一个小孩或许都是劳动力,他们会去野外挖野菜,水里摸小鱼。总之,他们要学的绝对不是那些“知乎者也”和文字,而是€€€€
  如何在最小的年纪出来做事,如何填饱自己的肚子。
  不过他同大伯二伯联系很少,唯一有联系的是三伯,还是因为委托护护送牛马和粮食。
  因而容诉云在第一封书信发出以后,又额外写了另外一封书信,邀请三伯一家来此地游玩,还在书信中大花笔墨,着重描述了此地气候适宜:明明寒冬腊月之际,百姓还穿单衫,极其适宜同样寒疾缠身的三伯母过来养身子,还有两个年纪小的妹妹也可以过来见见这里的风光。
  女子虽说养在闺阁中很好,但也可以出来,多见见外面的风景,谁说女子不如男。
  后面这句话是顾牧青非要容诉云加上去的。
  用顾牧青的话来说,手下镖局送个镖到荒凉的凉川州,三伯都能问这里有什么适合女子和女儿家的小玩意儿,还重点询问这里有无几味药材可以治愈咳疾。
  这样的男人,一定是百分百顾家的人!
  就很合“爱脑婆”一百分的顾牧青的脾气。
  第56章 基建第四十三天
  不过三伯来不来还是后面的事情了,当下最重要的就是建造一个什么样的学堂。在容诉云看来,他心中的学堂只有书院这一种类型,剩下的便是私人启蒙。
  但一个书院的建筑繁华富丽,他们恐怕没这么多时间。
  那又有什么方法能够迅速让不识字的百姓开蒙呢?
  至少让那些孩子接触到文字……
  “宝儿,你在纠结什么呀?”顾牧青忍不住发问,因为容诉云手中的笔已经停了好久了。那一滴墨水重重的滴落在纸面上,迅速团聚氤氲。
  也不知道容诉云想写什么,顾牧青鲜少看到他这么纠结。
  容诉云在顾牧青心中一向是杀伐果断,从来不会犹豫超过三秒的人。
  容诉云的五官一如以往的隽秀如竹,但是此刻带了点用脑过度的浅淡疲惫,然而他的眼睛却依旧亮晶晶的。听顾牧青问询,容诉云终究还是叹了口气,他收回了手中的笔:“我在想书院如何建造最快。”
  “啊?难道不就是砖瓦房就可以了啊?”
  顾牧青原本正在心里计算着那些鸡鸭猪出栏的时间,听了容诉云这个疑惑,他顿了顿,放下纸笔道:“宝儿,咱们就建普通的砖瓦房吧……难不成宝儿想建造像都城书院那样的巨大书院?也不是不行,但现在好像还没什么必要……”
  那么大的一个书院包括了无数个讲堂,这是书院传道受业最重要的场所,此外还有藏书楼,有些还有供奉先圣先贤的祠堂,以及供学生居住的斋社……在顾牧青看来,古代的书院不仅是上课的地方,更是进行文化交流的一个文艺天地,这是闲散、有钱、专门读书的人该去的地方。如果只是给百姓们启蒙文字和数学的话,暂时还用不到。
  这就是容诉云犹豫的地方:“对,所以我们只建造一些瓦房,供给上课即可……”
  “嗯嗯。”顾牧青突然脑中灵光一闪,不知想起什么,他突然道,“既然如此,那我们之前多建造的那些瓦房就足够开设成学堂。”
  顾牧青越想越觉得可行:“真的可以啊,宝儿,赞美暂时先用着呗,不过咱们这么多的人……还得建造学校,不仅学校,后面还要有医院,宝儿,医院就是咱们这里通常所说的医馆。从物质到精神,最后到自我实现!马斯洛需求理论完全正确!”
  家中有粮食只是第一步,后面百姓还需要有衣服穿,有文娱,有自我的文化诉求。
  “马斯洛需求理论?”容诉云不理解一个词叫做“马斯洛需求理论”,但顾牧青熟知:“就是在满足了人们最基础的物质需要以后,我们需要的就是满足百姓更深层次的需要。
  换句话说,当下能将就就将就。
  不能将就……顾牧青甚至想到直接在大广场上开课授业。
  不过现在有了能够遮风挡雨的砖瓦房,也不至于让小孩童们出去晒太阳。
  “有道理。”
  容诉云又学到了一个说法。
  然而学堂的建设依旧在容诉云的规划之中,没有那么复杂的楼房,至少要有宽阔的讲堂,还有足够的启蒙书册。此外,藏书楼也是容诉云规划之中的建筑,藏书楼可以慢慢地建造,到时候不仅可以供给孩童看书,也可以供给百姓,甚至有需求的官员……
  现在想一想,只剩下最关键也最紧缺的一环€€€€
  顾牧青拍了拍手,表情为难:“宝儿,咱们还真是缺老师呢。”
  某个系统异常担忧,在他看来,整个凉川州就没有多少个文化人,也就官员们认识些字,普通衙役只能看懂简单的文书,而百姓们……算了,暂时只能看到宣传栏上的图画。
  容诉云颔首:“有江南过来的师长。”
  “可是宝儿,光靠咱们老家来的那十几二十个读书人,能够撑起来咱们的学堂吗?”
  顾牧青的喉结轻轻滚动了一下:“根据之前汇算土地的登记人口来看,宝泽郡目前有人口四万人,其中孩童不到八千,其中零到五岁的孩童三千人,五到十岁的孩童三千人,十岁到十六岁的孩童两人。除去最前面零到五岁的稚童,剩下来大概有五千个孩子要被教书,要被启蒙。”
  按照顾牧青后世最拥挤的教学模式,一个老师一节课带领四十个学生,他们的宝泽郡五千个小孩儿,光靠江南老家来的那些老师完全不够。
  要说老师,还得从本地找一些,可是不用容诉云说,顾牧青就知晓这里的情况,每年科考,凉川州是参与科考最后一轮人数最少的州郡,甚至最近五次科考都没有人参与最后的殿试。
  最近一次科举中举的还在三十六年前,可惜,那个学子最后举家搬迁到了都城……
  凉川州早就不是繁衍文化的最好场所。
  那他的宝儿又该从哪里寻找老师?
  容诉云正在思索。
  他的侧颜俊美寡艳,白皙无瑕的手指轻轻敲击在木头桌上,有一搭没一搭,轻缓而有节奏。
  他的心中迅速划过了几类人,有学问的年长者,科举落第的秀才或者是未中秀才的童生。启蒙的学校不比如同书院一般必须是文学斐然的才学名流,须得认识字,有耐心……
  好找又不好找。
  如果让官员们去找谁最会开荒,谁最吃苦耐劳,手下的官员一定能马上列出个详细名单。
  但是说谁有文化,这就有些麻烦了。
  顾牧青突然灵光一现:“宝儿,你说咱们给这里的百姓来个简单的知识测验怎么样?”
  “测验所有的百姓?”
  “是啊是啊,宝儿,我觉得弄个测验应该挺快的,不识字的百姓一大堆,这批属于完完全全的文盲,但也有一部分人能看懂宣传栏的公告,这批人才若是让他们种地可就太可惜了些,不如把他们招揽过来,培训一下,合格以后就聘用为咱们以后学校的老师。”
  一个地区要想长久发展,衣食住行妥当以后必然就是发展教育。
  可现在的他们要谈教育,实在太过远了些。
  重中之重是种出最多的粮食,开垦最多的土地,而那些本不该在这个年纪就去田地干活的孩子才应当在脑子最活络的年纪里努力汲取知识。当然,这不是要剥夺百姓们读书识字的权利,若是他们想,他们也可以跟在启蒙班里听课。
  顾牧青很赞同这种精神,甚至某种程度上作为一个外来户,顾牧青他对这种本土文化有自己的意见。
  他当初学中文已经更难了。
  要让目不识丁的小孩儿学习繁体字,还没有标点符号,就很为难人。
  毕竟科普文字又不需要考状元,哪里需要通晓那么多的文化典故。所以顾牧青代表“文盲”群体大胆开麦了:“宝儿,只要稍微识得些字的,咱们都可以喊来教授文字和知识,而且宝儿你觉不觉得你们现在所写的文字笔画太过复杂了些,你看我之前给你写的,简体字,是不是就很方便?”
  容诉云脑海里迅速想起那些歪瓜裂枣的字。
  在不曾了解顾牧青那个时代之前,容诉云一直觉得顾牧青是个没有文化的邪祟。
  说他听不懂的话,取了一个古书上不曾存在的读音“刻印”做名字,写出来的文字更是缺胳膊断腿……后来他才知道那是简体字,是经过所谓改良运动后的一种文字,虽然看着奇怪,但容诉云不得不承认这文字若是让新人学习,定会方便很多。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冉冉向东

半杯茶

入海

不想喝茶

耳听热潮

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