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18kanshula.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至于不愿意提供兵马帮助也可以理解,说到底还是先前一战打的太糙了,虽然给他们打怕了,但是到底没有打疼……</br></br>  若是先前一战没有取得战果,秦国莫说得到对方的支持,恐怕海卒至此,对方就会撕毁盟约和秦国开战。</br></br>  孔雀国亦同样如此,若秦国作战不利,周边邦国势必会抱成一团以驱逐秦国,若能战而胜之,击溃孔雀国腐朽高大之假象,届时秦国再出兵征讨,就是各国鼎力相助,出兵出粮了……”李信笑着开口说道。</br></br>  “啊?”王离挠了挠头。</br></br>  不是说打仗么?怎么扯上政治了?</br></br>  倒不是说王离不懂,而是这些东西不符合李信的画风,以前也只有自己的爷爷才会考虑这些东西来着,李信用兵通常更注重战场之得失……</br></br>  有个战神爷爷的好处就在于,哪怕能力不怎么出众,王离看待世界的认知都能以自己爷爷的视角来接受。</br></br>  “这没甚么好奇怪的,秦国有六国旧贵,孔雀国也同样有,只不过他们不叫这个名字,同样,孔雀国周边的小国也不希望孔雀国太过强盛,那样一来他们随时都有可能被兼并,被攻占。</br></br>  但是一旦有一个强援,使小国和孔雀国内部的反动之人能够左右逢源,选择自然而然就多了。</br></br>  况且,秦国远隔万里……不会攻克侵占他们的领土,倘若秦国有制衡孔雀国之能,他们自然更愿意选择秦国,往小了说可以依靠秦国保全疆土,往大了说更可以蚕食诺大的孔雀国,如这般大国,哪怕掉下来一块肉,都能把这些小国吃撑……</br></br>  而为他们提供帮助的秦国所需要的,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粮草和兵力支持,以及一些港口和贸易需求……我甚至觉得咱们是大善人了。”李信仰头大笑。</br></br>  “不是奇怪这个,我是奇怪将军怎么和我大父一般了,不过这么说还真是……但说到底还是要打一仗对吧。”王离开口说道。</br></br>  “是啊,先前航贸军府打了一仗,叶调国出使秦国,见识了大秦的强大,这才愿意向大秦提供帮助。</br></br>  若是这次能够让孔雀国露出颓势取得胜利,那叶调国所提供的帮助就不仅仅是情报和借道了,届时兵马,粮草,应有尽有,甚至于对于秦国而言,都不再是需不需要他们的帮助,而是他们求着秦国接受他们的帮助。”李信笑了一下。</br></br>  “所以这一战必须要打!不需要攻城略地,只需将垂垂老矣的孔雀国打出原型即可!</br></br>  成,则百十年之内,此地大秦都能够轻易干涉。”李信沉声开口。</br></br>  “那若是败呢?”王离开口问道。</br></br>  “那就再来一次嘛!”李信哈哈大笑。</br></br>  相比较于以前,李信已经能够坦然接受再来一次的命运。</br></br>  当然,虽然做好了失败的准备,李信依旧进行了详细的战略部署。</br></br>  而王离也通过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取得了重大外交突破。</br></br>  秦国可以再叶调国本地购买粮草,当然会有一定的溢价,但是无所谓,总比从大秦运输便宜。</br></br>  目前的溢价不是很高,本土粮食八块钱,卖给大秦也就加三成罢了。</br></br>  这个价格并不固定,会随着战争的进展和局势的变化进行波动。</br></br>  僵持的情况下,粮价会缓慢走高。</br></br>  战败,粮价就会直线飙升,别说翻倍,翻十倍都有可能,甚至出现有钱对方不卖的概率也很大,哪怕是撕毁盟约,收回港口,都有一定的概率。</br></br>  但若是战胜……哪怕是无偿提供粮草,都不是没有可能,只要,大秦愿意带他们分一杯羹,愿意把那些大秦拿不走的东西交给他们处理。</br></br>  别说提供粮草了,就是用真金白银,甚至租借给大秦一些地理条件优越的辽阔土地,也不是不能接受。</br></br>  嗯……大秦不得不胜利的原因又多了一个。</br></br>  总之,琐碎的事情暂且不提,孔雀国也在进行军事调动,但是孔雀国作为陆地国家,也没有什么像样的海军,所谓的军事调动无非就是加征加伊,提高警戒,主动派遣一些船只出海警戒。</br></br>  至于出兵叶调国不是没想过,实在是难度太大,因此此提议不了了之。</br></br>  而李信,在经过足足十几天的休整以后,也开始了初步的军事行动。</br></br>  大秦的海船陆续出港,朝着孔雀国进发。</br></br>  “话说回来,这样的海船,也敢派出来这么远么……”李信看着对方比大秦海船小了好几号的海船陷入了沉思。</br></br>  这么小,附近还只有两三艘同伴,远离陆地……</br></br>  是说对面是真的海战能力约等于零,还是说对方的战略部署太过潦草了呢?</br></br>  “不急,先把海上能动的船扫空!”李信笑了一下。</br></br>  “虽然时间很紧迫,但是抽出来一年乃至于两年的时间,让他们片板不能下海,也不是不行!”</br></br>  越是时间有限,情况紧急,越是要更加稳重。</br></br>  这是他伐楚之战失利以后悟出来的道理!</br></br>  第二百二十三章 变法成!</br></br>  战争……开始了!</br></br>  这注定是一场为期许久的战争,所以李信一点也不急。</br></br>  赵泗也不急,就算有天大的才能统帅四万兵马也不可能再段时间之内击溃拥有三千万人口的孔雀帝国。</br></br>  孔雀帝国确实亡于巨车王,但并不是现在。</br></br>  一个月的时间飞速度过,赵泗这边才刚刚接收到航贸军府整军完毕奔赴孔雀国的消息。</br></br>  消息延迟差了一个多月,就这还是建立在大秦的通讯系统较为高效的情况之下。</br></br>  “无线电啊无线电啊,这真是涉及到知识盲区了,通讯工具还是太过于落后,目前来看别说殖民掠夺,就是开放自由贸易市场都颇为勉强了……”赵泗看着军奏叹了一口气。</br></br>  “无线电是甚么?”</br></br>  一旁的李斯正在整理自己的形象,今日就是召开朝会改立新法的日子,哪怕李斯已经混迹朝堂多年,面对一个新时代的诞生依旧难掩忐忑之意,不断的整理自己的衣服,听到赵泗在一旁捧着军奏嘟囔,李斯抬头问了一句。</br></br>  始皇帝回来了,赵泗也就轻松了下来,对孔雀国作战虽然是大事,但是都是赵泗执掌,李斯还真不怎么了解具体情况。</br></br>  “一种通讯工具……匠作局那边有构思,解释起来很麻烦,总之一旦成功各地传讯颇为便捷,哪怕千里之外,朝发亦能夕至。”赵泗开口说道。</br></br>  “现在大秦的摊子铺的太大了一些,仅靠车马舟船,传讯还是太麻烦了,距离越远的地方,咸阳所能够干涉的事情就越少……”</br></br>  “那殿下还何苦非要打这一仗呢?”李斯笑了一下。</br></br>  “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能打就顺便打了,人总得向前看不是,不趁着有功夫的时候打,非要等到国力衰弱的时候惋惜,又有什么意义呢?</br></br>  况且退一步说,虽然不能开疆扩土,但是不管是打通和孔雀国的贸易也好,还是挑动孔雀国周边分裂,对大秦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倘若孔雀国分裂成一大堆如同叶调国一样的小国,又有哪个君王敢于拒绝和大秦的贸易呢?”赵泗笑了一下。</br></br>  孔雀帝国衰落在即,哪怕没有外部干涉这个刚经历过大一统的帝国也不能再抑制内部矛盾,用不了多久就会分崩离析。</br></br>  如果按照历史的进程,孔雀国再经历过一段时间的乱世以后还会重新迎来统一。</br></br>  这是赵泗所不能接受的事情,四分五裂的孔雀国才是好孔雀国。</br></br>  得亏巨车王是个昏庸无能之君,倘若对方是一个有为之君,国力强盛。届时就算拒绝和大秦的贸易,大秦又能如何呢?</br></br>  赵泗不允许世界上还有一个有底气和大秦说不的国家存在。</br></br>  “这想的也太远了……”李斯摇头笑了笑。</br></br>  “不谋万世,何以成万世之基业?”赵泗摇头失笑。</br></br>  二人闲谈之际,洗漱着装完毕的始皇帝也在宫人的随同之下走了进来。</br></br>  “新法典呢?”始皇帝看向李斯,李斯将写好的新秦律恭敬的递给始皇帝。</br></br>  名字倒是没有变,还是秦律,只不过内容已经大相径庭。</br></br>  因为始皇帝看过初本的原因,因此始皇帝只是随意翻阅一下,看起来没有什么太大疏漏就顺手递给了赵泗。</br></br>  赵泗接过新秦律以后大概翻了一下。</br></br>  一个月的时间是最后的修订时间,实际上也没什么太大的内容改动,只不过是一些细微的条文进行了修改,改动最大的是关于商业方面的律法条文,赵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br></br>  “框架已经立好了,后世不管是删是改,都能够在这个框架进行,至于目前一些细微的问题,放在当下的局势来看,也都不是问题,充当过度已经足够。”赵泗点了点头开口说道。</br></br>  “你觉得新法如何?”始皇帝复又看向扶苏开口问道。</br></br>  “乃治国之法!”扶苏点了点头开口说道。</br></br>  “比起来旧法,新法才算是真正的万世之基。”停顿片刻,扶苏又补充了一句。</br></br>  始皇帝闻声有心想要阴阳怪气一下自己儿子坚持的分封制但是想想也作罢了。</br></br>  扶苏是感情高于政治,推崇分封制的源动力因素一部分是为了国家,一部分是为了私情。</br></br>  虽然对其他孩子关注度不高,但说到底也是自己的孩子,扶苏身为大哥愿意为兄弟们着想是好事,总比屠戮兄弟的混账好的多。</br></br>  当然,主要因素还是始皇帝现在已经没有继承人之忧。</br></br>  扶苏顶破天也就是作为一个过度存在,真正被始皇帝视为自己继承人的是赵泗,真正寄予厚望的是小稚奴。</br></br>  选择多了,相应的对扶苏的要求也低了不少,要求低了,始皇帝也就发现,扶苏这个长子,除了脾气拗了一些以外,其实也没什么大毛病。</br></br>  父子的关系进一步得到和解,但是指望这两位父子能够亲密无间那恐怕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br></br>  闲谈之际,礼乐声起……</br></br>  秦国虽不是以礼治国,但是相应的礼制也十分完善。</br></br>  这道礼乐是提醒臣子们端正形象,尽快准备就绪,君王就要入场了。</br></br>  闻听礼乐,为人臣的李斯自然忙不迭失的收拾一番先行离去。</br></br>  礼乐复起三遭,已经准备好的始皇帝扶苏和赵泗一并在宫人的拱卫之下走出。</br></br>  始皇帝身高两米多,赵泗一米九多,扶苏也一米九多。</br></br>  从长相上来看三者不管是哪一个都绝对是颇具威严之气。</br></br>  始皇帝不必多说,扶苏更显敦厚,赵泗则颇具英武。</br></br>  三者皆着礼服,身高,气场,一同出行带来的压迫感近乎拉满。</br></br>  三圣同朝!</br></br>  这是坊间流传许久的闲谈。</br></br>  毕竟扶苏和赵泗的风评一直都不错,因此也能称之为圣君。</br></br>  再加上先前始皇帝放权的原因,这种闲谈其实也算是政治环境转向宽松的一种表现。</br></br>  不过实打实的说,这还是大秦第一次严格意义上的三圣同朝。</br></br>  以前都是始皇帝居主,赵泗陪于侧,扶苏作为储君虽然独立于百官,但也不像赵泗一般坐在始皇帝身边。</br></br>  而今日……</br></br>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More+